![新聞圖片](https://imgcloud.cardu.com.tw/201910/20221108/news/15/UCardu20221108004243.jpg)
記者 張家嘯 報導
根據央行最新外匯存底統計,10月為5,427.92億美元,單月增加16.85億美元,終止連3降趨勢。但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按當日市價計算,連同新台幣存款餘額折計4,118億美元,約當外匯存底76%,餘額創29個月新低,比率也寫下31個月新低。
10月外匯存底增加的原因,除了投資運用收益入帳之外,還有主要貨幣對美元升值,外匯存底持有這些貨幣折成美元後,金額得以上升。同時,10月匯市供需趨穩,央行未像前幾個月大舉進場拋匯阻貶。
央行表示,相較於今(2022)年第3季,10月底以來國內股匯市轉趨平穩,但美國貨幣政策與經濟前景,仍是影響國際金融市場最關鍵的因素。尤其美國經濟是否陷入嚴重衰退,還是能夠軟著陸,牽動國內股匯走勢。
至於外資持有新台幣資產水位下滑,央行解釋,主要有3大因素,首先是外資賣股導致存量下滑,再者為台股指數下跌,使得市值縮水,另外是新台幣匯率貶值,讓外資持有的新台幣資產折成美元後減少。
對於聯準會11月升息3碼後,美台利差持續擴大,央行則回應,新台幣匯率10月供需相對平穩,以名目有效匯率來看,幾近呈現持平,顯示市場已經慢慢接受聯準會的升息步調,且利差只是影響匯率的因素之一,不能完全以此解釋匯率走向。
央行認為,9月新台幣貶值幅度大,加上第3季外資配發股息後沒有繼續投資轉而匯出,但近2個月已相對平穩,接下來主要觀察點是廠商的拋匯力道,接近年底廠商可能有發放年終獎金的需求,會把手中美元拿出來結售。
目前台灣外匯存底餘額在主要國家中仍居第4名,第1名為中國大陸,至9月底為3兆290億美元,第2名日本到9月底為1兆1,214億美元,第3名瑞士9月底為8,240億美元,台灣主要競爭對手之一的南韓,至10月底則有3,906億美元。
原文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