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av 九淺一深

 「問世間,情不為何物-2022臺灣美術雙年展」11/5隆重登場    多元展演活動開拓全新雙年展視野 

大成報/ 2022.11.08 10:17
新聞圖片【大成報記者吳非羽/臺中報導】由文化部指導、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兩年一度的臺灣藝術盛事、第八屆「臺灣美術雙年展,5日將隆重開幕。館方4日舉辦展前記者會,由參展藝術團隊蒂摩爾古薪舞集的《排灣族吟唱》揭開序幕;該展共邀請32組藝術家及表演團隊,從技術的角度,翻轉臺灣在不同主體語境下的歷史書寫,為觀眾呈現一個擁有多重宇宙觀的臺灣。

4日包括國美館館長廖仁義、策展人徐文瑞、協同策展人張懿文,參展藝術家尤瑪・達陸、東冬・侯溫、陳建北、許震唐、郭敬耘、王秀茹、DJ誠意重(陳奕仲)、陳米靖、邱建仁、徐容、張嘉哲、蔡國傑等人都出席記者會。

這次由富有國際經驗的徐文瑞,與以舞蹈、身體與賽伯格理論見長的張懿文,共同組成策展團隊,帶領觀眾進一步探討在數位時代的生態系統中,技術對於政治、身體和生活的全面影響。

展覽名稱「問世間,情不為何物」,是改編自膾炙人口的詞句,策展團隊意圖重新定義在數位時代下,探討人與人、人與其他物種與世界的關係;藉由「情」之不確定性與流動性,檢視長期存在於總體社會框架或自然與文化範疇的進步史觀,理解當代社會技術與人類環境之間的互動過程。

「問世間,情不為何物-2022臺灣美術雙年展」,共邀請32組藝術家及表演團隊,從技術的角度,企圖翻轉臺灣在不同主體語境下的歷史書寫,為觀眾呈現一個擁有多重宇宙觀的臺灣。策展人提出了4個展覽子議題,分別是「現代技術的生態:畸零地作為隱喻」、「宇宙的再編織:當代原民現身」、「身體作為戰場:歷史的規訓」與「情為何物:泛靈論的復返」。

參展藝術家、團隊,並以精彩的作品回應策展概念,藉由多族群、跨世代與多元性別等特色創作,策展人對現代治理技術展開解構,希望從不同的角度理解「情」的真義,並使觀眾從中找到心靈的依託。

這屆臺雙展裡,計展出超過17組的全新作品,更有8組因應這屆臺雙展提出的現地製做版本作品,即便是既有系列的延續,藝術家們也傾全力產出多件新作,其中包括有6組原住民藝術家與團隊;而在關注女性平權的意識下,有13位女性藝術家或舞團總監參與展出。

在4個月的展期中,將帶來29場次活動與演出,包括藝術家論壇、主題研討等多項教育活動。特別是,甫奪得林茲電子藝術節互動藝術組別金尼卡獎(Golden Nica, Interactive Art +, Prix Ars Electronica 2022)的徐容與哥倫比亞籍藝術家Natalia Rivera,也獲邀在臺第一次展出其得獎作品《Bi0film.net: Resist like bacteria》之臺雙版本,呼應該展對數位時代的核心關懷;藝術家也將以線上工作坊形式,邀請各地網路運動的參與者,與美術館觀眾一同討論網路技術與各地社會運動的互動與合作。

廖仁義表示,今年迎來第八屆的臺灣美術雙年展,16年來已成為臺灣藝術家表現才華與創作的舞台;也受到許多國內外民眾、國際美術館與策展人的關注。今年10月國美館與法國南特當代藝術中心共同策劃的「暴風之眼」主題展,其中的臺灣藝術家,即是曾參與臺美展的藝術家。

廖仁義透露,近期更將有國外知名的策展人參觀這屆臺美展,館方希望藉由臺美展的舞台,讓臺灣藝術家可以走到世界的各個角落。他也強調,這次展覽有一個很重要的跨領域特色,展覽涵蓋了視覺與表演藝術,呈顯出不同的媒材、表現形式與藝術屬性。

此外,這次參展作品有1/3與原住民族有關,除了有很多原住民族藝術家,還有一些雖然不是原住民藝術家,但他們的創作是到部落去找尋生命的元素。廖仁義希望未來國美館能多加典藏及策劃原住民相關的展覽,因此感謝策展人幫忙圓夢,「臺灣原住民不該在臺灣美術史中缺席!」

2022臺美展迎來了許多非美術館典型的展演作品,從較為人熟悉的視覺藝術作品外,更加入講演、論壇、工作坊、噪音/聲音、表演、行為等多元展演型態。特別是,因應策展核心議題之一的「表演轉向」,這次邀請到許多舞者/舞團的參與,在展覽期間籌劃了多場館內演出與限定場域作品,包括「畸零地計畫」所開展的聲音/噪音裝置,以及未曾在美術館發生的「跑酷」表演,皆使靜態的國美館因此轉身且舞動起來。

豐富且琳瑯滿目的活動場次從11月5日(六)開幕當日就開始,除了延續至週日的藝術家座談會之外,開幕日晚間將率先推出分別由蒂摩爾古薪舞集與林文中所帶來的《去排灣》,與何曉玫舞團經典作品《默島新樂園》等精采演出,值得期待且不容錯過。

「問世間,情不為何物-2022臺灣美術雙年展」自2022年11月5日展至2023年3月5日,各項展演活動將陸續展開,11月5日至6日將舉辦「2022臺灣美術雙年展-藝術家座談會」,邀請參展藝術家與會,藝術家將介紹這次參展作品意涵及創作理念,並與策展人和專家學者交流對談,探討如何運用創作的不同形式、以及多重開放的宇宙觀點,回應萬物有情的策展概念,展現多面向的創作思維與藝術視野。

若想了解更多精采的當代視覺藝術作品、聲音藝術所串連的畸零地計畫,以及行為與舞蹈等現場表演節目、藝術家工作坊、學術論壇與出版等項目,請關注國美館及臺雙展Facebook粉絲專頁。




新聞圖片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