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菸草可以吃嗎 陳傑憲 棒球

開講台灣人的故事》我的美國初體驗

優傳媒/ 2022.11.03 16:08

在藍天、綠地襯托下,美麗的美式洋房。(圖/摘自網路)

 

作者/林明美

 

對美國的初次印象,應該是幼時在外婆家看到舅舅寄回的照片中,和舅媽一起參加宴會的照片。舅舅自然是西裝革履打著領結的「啾啾桑」,而舅媽那笑容滿面、穿著一身鮮翠楊柳綠的優雅長禮服形象,深印腦海。小心心靈中想著,那,應該就是傳說中美國人的生活了。

 

當時是物資貧乏的60年代,我們雖不至於穿麵粉袋改裝的麻袋裝,但奢侈的物品多來自價格高昂的委託行,這種像仙女公主一般的穿著,只在服裝雜誌中看過。加上舅舅還寄來美麗洋房、汽車、草地、花園的照片。

 

美國,對幼小的年紀來說,就是太平洋彼岸的黃金國度代表。

 

首次見識嬰兒趴睡長臉型

後來,舅舅又寄來還在襁褓期的小表妹照片,看到小表妹因為趴睡造成長長瘦瘦的臉蛋、後腦又圓鼓鼓的,和台灣傳統嬰兒仰睡,形成的扁平「土虱頭」(鯰魚)腦袋和大餅臉的模樣完全相反。眾家表姊妹們沒見過這文化差異,指著照片笑痛了肚皮,連外婆都叨叨念念:「這個囡仔頭那會這呢長?」(怎會那麼長)。

 

過不久,舅舅回台省親,當我們親眼見到小表妹與眾不同的頭型時,又開心的八卦了好一陣子。

 

那是第一次看到親人穿著美麗晚禮服參加宴會,及傳說中美國嬰兒趴睡的臉型,雖距今才不過四、五十年,但當時我們的異文化震撼,現代的年輕人恐怕無法體會吧!

 

來自美國的二手衣物

還有一次,住在我們家隔壁的三舅,不知透過什麼關係,弄來了一批美國的二手衣物,奇裝異服掛滿了三舅家的客廳。有薄如蟬翼,像晚禮服一般的長睡衣,有彩色鮮豔各種花色的尼龍布洋裝。還有,羞死人了,布料少得不能再少的比基尼泳衣!

 

大人們七嘴八舌討論挑選,我們小孩從沒見過這種「美國貨」,帶著好奇豔羨的眼神,趁大人不注意,一件件翻看。我獨愛那件長如禮服般的粉色尼龍長睡衣,趁著沒人時偷偷穿上,昂著頭,張著手,快樂的轉著圈圈,想像自己是舞會中的灰姑娘。

 

男女穿著正式禮服,輕快舞動的舞宴,是典型的西方文化。(圖/摘自網路)

 

現在長大了,了解到那些只不過是美國捐贈未開發國家的二手衣物,但在當時看來,卻是實實在在的接觸了「美國」。

 

初次體驗思念之苦

第一次去美國,是婚後生完老大後不久,那時兒子還不到1歲,但出國機會實在難得,只有拋下幼子,赴夏威夷歐胡島參加研討會。而在接到老公寄來的長長家信時,激動的衝到校園偏僻處,一個人靜靜的讀著,思想起海洋彼岸的家,不禁淚流滿面。

 

那是第一次了解母親思念孩兒的不捨。

 

第一次搭公車環島

研討會期間,一直想找機會看看歐胡島到底是什麼模樣?有一天得了空擋,趕緊衝出校園,跳上「circle the island」環島公車,車上沒幾位乘客,看來也多是當地人。和善的司機問我去哪?我靦腆地回答:「我是第一次來到島上,想跟著公車繞一圈環島,如果哪裡可以停車下來走走,就請放我下車看看。」。

 

夏威夷歐胡島的環島旅遊宣傳廣告。(圖/摘自網路)

 

夏威夷歐胡島環島旅遊路線,集中在島的一側。(圖/摘自網路)

 

聽了我的回答,司機先生果真特意留心我這外國人,一路上遇到有特色處,會特別對我說明,到了中途,還讓我下車放放風。其實,那公車也不是真的環島,只是繞著島西側熱鬧的觀光景點和住家,從市區開到人丁稀少的郊區,再從郊區開回市區。至於島另一側一望無際的鳳梨田則只能遠眺。

 

不過,那確實是我第一次環島經驗,只花了四小時。第二天,研討會的各國朋友聽到這段奇妙旅程後,好多人羨慕的想蹺課出去探索呢!

 

1982年7月,奉派到夏威夷參加研討會的筆者。

 

萬里尋夫再去美國

第二次去美國,是萬里尋夫去。

 

歷經美國在台協會簽證人員,多次斬釘截鐵的認為我和4歲的兒子,與在美進修的老公團聚後「沒有理由會回台」,斷然拒絕發給簽證。那時,深刻的感受到國家弱小的可悲,同時,也是第一次,對「美利堅共和國」的幻想產生懷疑。

 

後來出具了足夠的證件和財力證明,母子倆終於啟程赴美,當然,老公孤家寡人,早就盼啊盼的,望眼欲穿了。

 

老公是個窮留學生,住在西北大學附近的學生公寓宿舍,和大家共用地下室廚房和沖澡間。為了省錢,我們母子倆當然擠進老公的小房間共住,吃飯時必須到陰暗的地下室煮食,因而認識了同住一棟公寓,大陸來的留學生們。他們吃飯時總是呼朋引伴,高聲談笑,看著他們一人拿著一個幾乎有小臉盆大小,堆著高高白米飯的大碗,就著家鄉菜津津有味地吃著時,還真是第一次見識到北方漢子的豪邁。

 

那是1980年代,中國大陸開放留美學生日多,幾乎超過台灣。那時大陸留學生回國時有個特色,就是要購買「八大件」,彩色電視、冰箱、洗衣機、收錄音機、手錶等。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在大陸都是進口貨,如果在國外訂貨付款,回國後在友誼商店取貨,不僅可以省下一大筆稅金,還可以誇耀鄰里親朋呢。

 

4歲兒子的初體驗

說到沖澡(shower),那可是4歲兒子的初體驗。在家時,因為孩子小,都是盆浴,第一次進入公共浴室,窄窄的淋浴間,一扭開蓮蓬頭,強而有力的水柱兜頭淋下時,沒見過世面的兒子躲無可躲,嚇得大哭,一直叫著:「媽媽呀!我要水瓢,我要洗澡盆」。

 

為了給兒子開洋葷,我們第一次進入McDonalds(麥當勞)時,看到牆上密密麻麻的選單組合,一時慌了手腳,對服務員快速流利的問話,完全不知該如何回答,加上後方不耐煩的排隊人群。各位,請您設身處地想想,那該有多著急啊!

 

麥當勞叔叔受到孩童喜愛。(圖/摘自網路)

 

不過,天真的兒子倒真喜愛漢堡薯條,又看到門口McDonalds人形立牌,自己創造了「麥當勞叔叔」的稱呼,這回輪到從密西根趕來會面,看慣了連鎖速食店的阿姊取笑了:「哈哈哈!什麼麥當勞?還叔叔呢,真好笑!」。

 

回國後沒多久,台灣真的引進「麥當勞叔叔」,兒子也還是常常吵著要去光顧。說來有趣,我工作的老闆是大名鼎鼎的「漢寶德」館長,他的大名常出現在我們飯桌茶餘飯後的談話中。有一天,兒子居然鬧著:「我要吃漢寶徳,我要吃漢寶徳」,噢!搞錯了,此「漢寶」,非彼「漢堡」!

 

為了信用卡受盡折磨

還有最shock的,當時1980年代,台灣的信用卡還不普遍,我們是帶了現金、旅行支票去旅行的,結果因為沒有信用卡,等於沒有身分證明,不能租車,不能做很多其他事情,造成非常大的不便利。回國後,趕緊申辦,結果卻因為辦了最流行美國的「XX運通卡」,導致後來去其他國家,比如澳洲、東南亞時,卻因為當地不太使用,而無法「運通」,差點流落異鄉。一氣之下,回國後立刻拿起剪刀剪斷它。

 

當年一心嚮往的「美國夢」,隨著年齡漸長,知識日廣,當初灰姑娘金碧輝煌的馬車,早已在午夜變身回尋常的南瓜車。

 

同時,隨著國際交流及全球化日漸普及,台灣的生活環境與世界潮流無異,許多原移民美國的朋友,退休後紛紛回台落葉歸根。當年喊著「麥當勞叔叔」的4歲小孩,也已為人父,邁入壯年,怎麼也要守在家鄉安居。

 

似乎,「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60到 80年代曾是台灣大學生的主流價值觀,威力已減弱不少呢!

 

舅舅專程自美國寄回來的芭蕾舞鞋,成為一輩子的珍藏品。

 

不過,知道我愛舞蹈,舅舅當年專程從美國寄回的芭蕾舞鞋,即使過了40多年,還是一直收著,當寶貝似的,從來捨不得穿呢!

 

作者簡介

林明美,台灣桃園人,台大人類學系畢業,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碩士暨傑出校友,文化大學都市計劃博士,一生熱愛文學寫作,長期視博物館發展、文化資產、考古遺址保存為己任。

她是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創館館長,一手打造該館和八里左岸的相依共存關聯,並曾擔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及歷史博物館展覽組組長等職,現任靈鷲山生命和平大學籌備處主任。

林明美為桃園蘆竹區望族後代,家族多從事教育及治理鄉里事務,日治時期更有叔祖赴日求學或留學滿洲、創業等。偶然機緣下接觸學界相關研究出版,揭露家族自清代歷日治至現代以來,與當代社會的淵源,燃起她血液中一直存在的探索DNA。

本系列文章以她的家族為經,聯結歷代社經文化脈絡,兼具史實與趣味性,極具可讀性。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