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2022小水力論壇】三大主題倡議  帶動產業進步、產學合作及能源多樣性展

匯流新聞網/胡 照鑫 2022.11.01 10:46

匯流新聞網CNEWS資料照124221031a04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劉宇軒/台北報導

隨著每年舉辦規模越來越盛大,國內外參與單位越來越踴躍,甫落幕的第五屆小水力發電產業發展論壇,今年由三位主辦單位代表發表推動倡議,三大主題包括「大力推動河川小水力發電發展」、「推動台灣小水力發電創意競賽與產學合作」以及「能源多樣性提升區域電網的韌性」。台灣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理事長洪正中表示,延續第三屆論壇以來的做法,透過倡議傳達業界想法,以不同角度向政府傳達心聲。

洪正中指出,上天賦於台灣多山多雨的地理環境,有利於小水力發電,在全球氣候變遷、淨零排碳的世界環保趨勢下,再生能源發展已成為我國的重要政策。推估全台6大河川流域再加上全國水系,總水力潛能至少5Gw以上,未來小水力發電領域,必然要發展河川的小水力發電潛能。

期待政府能宣布「河川小水力發電,是國家的重要能源政策之一」,以利政府協調各部會共同推動,才不會荒廢上天賦予台灣小水力發電的天然資源。洪正中表示,目前小水盟會員已有森崴、經一、台化、韋峰、天容寶、天晴、恆水創電、鑫豐、富盛等9家公司,願意投入10條河川中的10處小水力發電計畫。小水盟呼籲小水力發電業者,以最佳技術及設備來開發水力發電,配合政府政策達成能源、環保、原住民族福祉三嬴的局面。

台灣大學水工試驗所主任游景雲表示,台大水工所將持續以水利工程、水文水理分析等既有專業,支持台灣小水力教學研究、實務發展等事務推動。目前在政府政策引領下,持續結合能量共同投入在小水力發電的研發,機組水槽試驗測試、小水力實作課程、專業培訓講座、推動小水力公民電廠、辦理全國小水力發電設計比賽、公私協力小水力試驗場域、小水力發電機組產學合作、國際成果交流共享推廣工作。

未來,持續加強從小水力科學教育的紮根、人才培養與創意競賽的參與,以產學合作的基礎,協助相關人才培養,奠基台灣的小水力綠能的科技發展。游景雲表示,包括未來全國高中職、大專小水力發電設計比賽,未來朝實務連結,與產業交流,落實運用小水力發電設計與實踐落實到各個校園與基層教育,以實務發展為導向。同時持續向廠商進行產學合作,開發小水力發電商轉機組,從各級學校出發,整合師資與課程,培育綠能專業人才,投入國內再生能源的發展。

崑山科技大學機械系教授陳長仁指出,台灣四面環海,面對2050淨零碳排目標,除了水資源與綠色能源,像是太陽能、風能、海洋能、生質能,水力、地熱、氫能等之外,都市與工業廢棄物循環再利用,都將是未來永續發展的基礎。國內能源轉型由集中式的大型電廠與電網為主的單向電力系統,也將轉型為分散式的微型數位電廠與雙向網狀電力系統。能源轉型過程中,區域的能源多樣性將有助於維護區域電網的穩定性與供需平衡。

針對水庫水資源與發電功能,隨著蓄水容量下降,將嚴重影響未來低碳經濟的發展,山區河川整治提升蓄水容量將成為重要的行動方案,陳長仁表示,除了利用地形提高河川水位增加雨水蓄水量,也可數位控制區域局部輪流放水方式,將泥沙排至下游出海口,減緩海岸受到海水衝蝕,一年四季提供下游豐富的水資源,更可規劃在山區設置小型發電廠,穩定提供附近用電,如果再加上區域在地資源如地熱、生質能,逐步提升綠能自主的比率,加速區域的經濟發展。

新聞照來源:CNEWS記者胡照鑫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2022小水力論壇】政府民間參與更踴躍  聚焦四大議題健全產業發展環境

【2022小水力論壇】民間期待放寬再生能源認定標準  小水力才有機會遍地開花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