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小心!坐骨神經痛不一定是脊椎壓迫 49歲男因「這事」換關節

匯流新聞網/陳 鈞凱 2022.10.23 02:00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小心!坐骨神經痛不一定是脊椎經壓迫。門診就有一名49歲男子,6年前開始深受坐骨神經痛所苦,但是透過復健及核心肌群訓練,近年已經甚少復發,沒想到近期因為應酬比較少運動,除了熟悉的腰痛回來了,還總覺得右側髖關節附近常有酸痛感,但復健之後似乎又有所改善,便不太在意,2個月前自覺髖關節好像扭傷一下,從此疼痛加劇,寸步難行,就醫竟已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骨科主治醫師張彧銓表示,當下看到男子跛著腳走進診間的樣子,心中已經猜到七八分病因;隨後X光結果出來,除了腰椎退化問題之外,更合併有右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張彧銓說,髖關節置換是一項成熟的手術,但是病人接受手術的原因,台灣卻和國外有很大不同。根據研究,造成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原因,在台灣有超過4成是因為飲酒,2成是因為全身性類固醇使用,另有4成原因不明。

關鍵在於,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在早期診斷比較困難,在股骨頭壞死塌陷之前,會有一段時間單靠X光不易診斷,常需搭配問診及適當的理學檢查,再安排核磁共振檢查,才能夠確實診斷。

張彧銓指出,早期診斷才能及早介入治療,在股骨頭塌陷之前,可以施行核心減壓手術,如果把致病因子一併解除,根據研究顯示,有約3成的病人可免於換人工髖關節;反之,在股骨頭塌陷之後,就剩下人工髖關節置換才能真正解決病人的症狀了。

張彧銓說,如果以性別來區分,男性病患最大的致病原因是飲酒;而女性病患最大的致病原因是類固醇使用,而使用類固醇的原因前三名依序為:紅斑性狼瘡,血液腫瘤疾病及氣喘,整體而言,平均接受關節置換的年齡為50歲左右。使用類固醇的病人又有較高的雙側致病比例。

張彧銓表示,在經過一個月的保守治療之後,該名男子的疼痛幾乎沒有改善,幾經考慮之後,終於下定決心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後恢復良好,第二個月的門診追蹤已經看不出來換過關節的樣子,幸運的是,另一側的髖關節尚未被影響,男子亦答應不再飲酒。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一雙手莫名顫抖 熟男鐵齒咬定「神經線阻塞」不治療!險害慘自己

職場新鮮人「一狀況」恐多繳健保費! 健保署教你一招提前避免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