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老年人嚴格控制三高,有助延緩其他器官受到損壞!

華人健康網/文/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 賴蕙萍醫師 2022.10.18 10:00

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例已於2018年達到14%以上,預計於2025年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例會達到20%以上,進入超高齡社會,加上少子化的現象,進入超高齡社會的時間或許會提前,隨著年齡的增長,三高疾病的發生率也會上升,如何早期預防及控制疾病成為一大課題。

國人最常見的三種慢性疾病包含: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統稱為「三高」 。「三高」是一種慢性病,如無次發因素影響或患者年齡較小,一但罹病通常為不可逆狀態。

針對「三高」疾病的介紹

高血壓:是動脈血壓持續偏高的慢性疾病。血壓高過140/90mmHg就是高血壓,高血壓前期介於120/80-140/90mmHg。

依據台灣高血壓學會建議

血壓建議在家做監測。

量血壓的正確姿勢:坐著,壓脈帶和心臟同高、靠背、不翹腳。

正確量血壓時間:休息至少5分鐘時再量血壓,同時量2次。

血壓計選擇:建議選擇臂式血壓計,較為準確。

722原則(請量量):一週量7天,每天於2個不同時間測量,同個時間量兩次,依據血壓記錄表做平均值。

高血糖(糖尿病):是血液中血糖偏高的慢性疾病。空腹8小時血糖高於126 mg/dL或糖化血色素高於6.5%為糖尿病。空腹8小時血糖介於100-125 mg/dL兩次或糖化血色素介於5.7-6.4%為糖尿病前期。

高血脂:當血液中流通之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之濃度高於正常值時,稱為高血脂症。膽固醇存有分為好的膽固醇及壞的膽固醇,目前壞的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已證實與動脈粥狀硬化形成有關。

如何預防疾病?

保持規律的作息、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及保持良好體態,可以幫助預防三高疾病。此外,由於三高疾病都是多基因遺傳疾病,會有家族遺傳史,且與年齡的增長有關,定期的健康檢查也是必要的。國健署提供45歲以上成人三年一次免費健檢、65歲以上成人每年一次免費健檢,歡迎大家善加利用。

發現有三高疾病怎麼辦?

一旦患病建議至慢性病門診就醫,醫師會依據患者目前的情況做飲食運動建議或藥物治療,如有慢性病相關併發症也可早期檢測,如有異常早期治療以免造成嚴重器官損害。由於慢性病的特性,嚴格的控制三高可以有極大的幫助延緩其他器官受到損壞。

如控制不佳會怎麼樣?

由於這三種慢性病初期不會有急性症狀,讓人忽略掉潛藏的危害。「三高」 與其他器官慢性疾病有因果關係,如長期控制不佳,會增加大血管疾病風險,導致血管狹窄及堵塞,引發腦中風、心臟冠狀動脈疾病等併發症。另外對於小血管疾病部分,也會導致腎病變、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造成慢性腎臟病、失明、糖尿病足、自律神經失調等全身性症狀。這些疾病併發症一但發生通常已不可逆轉,病情嚴重可能導致失能、長期臥床、甚至猝死。

結語

近年來因為精準醫療、個人化醫療的提倡,三高疾病的控制目標也開始有了不同的標準,隨著患者的年齡、家族史、不良習慣(如吸菸及喝酒) 、停經與否、過去病史等,每個患者的控制目標會有差異性,醫師會根據病人的狀態做相關衛教及藥物調整。

新冠肺炎疫情在2019年末爆發,隨後在2020年初迅速擴散至全球多國,逐漸變成一場全球性大瘟疫。新冠肺炎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衛生習慣以及健康觀念。在台灣,2021年3月及2022年5月隨著共存口號和開放,每日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不斷攀升,詳看那些敵不過新冠肺炎而去世的人們,除了高齡患者外,慢性病患者佔了絕大多數。在疫情時代中想要安心生活及快樂出遊,要從生活中做起,好好儲值自己的健康存摺。

文章連結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0258

熱門關鍵字:

養生保健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