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仍處於高原期,越來越多人染疫!目前抗病毒藥使用仍限於新冠中重症患者、免疫力低下、65 歲以上長者等,而器官移植者因免疫力低下,也屬於可領藥族群。但器官移植者該怎麼用藥呢?
46 歲的何先生,肝臟移植術後恢復良好,規律服用免疫抑制劑(抗排斥藥),病況維持穩定。沒想到,9 月底快篩確診新冠肺炎,服用診所醫師開立 5 天口服抗病毒藥物 Paxlovid 後,竟出現持續頭痛、輾轉難眠、食慾不振等症狀。
何先生強忍病痛直到居家隔離期滿,前往臺中慈濟醫院肝臟移植門診就醫,經器官移植中心主任鄭紹彬評估檢查發現,他的免疫抑制劑藥物濃度,竟超過正常值上限的 10 倍!
藥物交互作用,恐讓血液中免疫製劑濃度超標
鄭紹彬表示,藥物濃度超標可能引起腎臟功能受損、血壓上升、失眠、頭痛、手抖及感覺異常等神經學症狀,甚至可能因為過度的免疫抑制而引發次發性感染,嚴重的藥物副作用可能致命,不容輕忽。
他提醒,器官移植病人服用的抗排斥藥物與新冠肺炎抗病毒藥物會出現交互作用,可能危及性命,移植病人染疫務必主動告知原來的醫療團隊,調整藥物劑量並密切追蹤血液濃度與臨床狀況。
鄭紹彬進一步說明,由於常用免疫抑制劑與口服抗病毒藥物 Paxlovid 在人體的代謝酵素相同,同時服用會導致免疫抑制劑藥物代謝減少,增加免疫抑制劑的血漿濃度。
器官移植病友染疫,務必諮詢醫師用藥劑量
「之前多位肝移植手術病人確診,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前,都事先與團隊醫師聯繫,諮詢免疫抑制劑的劑量調整,並配合抽血追蹤血漿藥物濃度」,他說到。
而何先生以為已告知診所醫師,自己是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的病人,所以未與移植團隊聯繫,陰錯陽差發生嚴重藥物交互作用,萬幸儘速就醫而沒有造成生命危險。
鄭紹彬呼籲,為保障器官移植術後病人用藥安全,在口服抗病毒藥物 5 日療程期間,建議暫時停用免疫抑制劑,第 7 日解隔後,檢測血漿藥物濃度,再評估何時恢復用藥與使用劑量。
器官移植術後病人染疫務必主動與原移植團隊醫師聯繫,諮詢抗病毒藥物療程期間,抗排斥藥物相關的調整與追蹤濃度與臨床狀況,才能安心、安全地恢復健康。
文 / 黃慧玫、圖 / 楊紹楚
延伸閱讀:
為什麼需要換肝?誰可以換肝?肝臟移植對象、照顧 8 大問題一次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