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921後封存20年的雲林石壁,為何能成為療癒基地?

欣傳媒/ 2022.10.11 13:24

1999年那一晚的凌晨1:47,忽然之間天崩地裂,921大地震後149甲線道路中斷,雲林觀光地區草嶺石壁從被迫沉寂休養,歷經20年時光慢慢修復,今年道路終於再度開通。這個歷經創傷的地方,不僅療癒了自己,還要溫柔療癒你我。

新聞圖片雲林草嶺石壁有廣袤的孟宗竹林,經過整理後氛圍愜意,竹浪風聲令人放鬆;圖片/草嶺石壁森林療癒祭提供

全台首座森林療癒園區計畫  「石壁竹創森」正式啟動

新聞圖片景色優美的木馬古道;圖片/林芳如攝

讓我們期待,明年3月草嶺石壁將出現全台首座以竹構為主題的森林療癒園區,最大特色是這裡屬於詩意盎然的「孟宗竹森林」,除整頓環境,也使用在地大量竹材打造竹景觀裝置,既涼爽環保又富時尚美學。

新聞圖片甘銘源設計師為大家介紹「石壁竹創森」計畫,他從14年前就移居雲林,因緣際會開始探索這片竹林;圖片/林芳如攝

負責這項「石壁竹創森」計畫的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甘銘源、李綠枝建築師串連既有的木馬古道,也新設步道及林道,形成迴圈型環路,並分區劃設為大眾體驗區、寂靜區及竹林生活教室。

大眾區對象為一般散客與旅遊團,步道規畫遊程介於2~3小時之間;設計上考量大量的遊客數,因此步道寬度設計可雙向行走,並設置多處可容納至少50人以上的休憩設施。

療癒寂靜區則針對深度體驗竹林之客群所設計,與大眾區間隔一段距離,隔開吵雜及喧囂。

新聞圖片石壁這裡有五元兩角及木馬古道等景點,是許多旅客樂於前來健康森呼吸的勝地;圖片/林芳如攝

李綠枝建築師強調,過去草嶺、石壁的旅遊多半是到商圈吃喝走逛,木馬古道也只有1~2小時行程。此類打卡式旅遊無法聚集人潮。若能有森林療癒的深度旅行方式,相信能為石壁注入新的產業能量。

對李綠枝來說,竹林有別於森林,特別有種東方禪意。他們也將這樣的感受深刻注入在設計之中,希望發展出連結地域風貌脈絡、具有文化底蘊的竹構景觀再造,為永續生態旅遊跨出一大步。

「石壁竹創森」計畫因建設群龐大,分為兩期施作,預計明年3月左右完成一期建設。

一期裝置作品搶先了解!

新聞圖片小柴軒3D圖;來源/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穹頂竹棚「小柴軒」,挑戰用竹子打造跨越18米,有如蛋殼輕薄又堅韌的棚架,將是獨步全台的作品。

.半圓形「發呆亭」,眼前的竹林如同一幅畫,而發呆放空的同時,自己也置身畫中。

.「微風小築」眺望平台,視線能延伸至遠方,遮陽避雨享受涼風,還能休息用餐。

新聞圖片瀞座3D圖;來源/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瀞座」也是個可供休息的棚架,但利用特殊設計隔絕外部遊客的聲響,使人靜心,將注意力放在光影、鳥啼、蛙聲、竹林上。

.「低語軒」很享受的地方,能躺在柔軟的編織床上,欣賞搖曳竹梢,聆聽竹林沙沙風聲。

.「山嵐廣場」

.「明陣」

二期裝置作品值得注目

.「景觀步道」串接至杉木林步道入口處,整合園區步行體驗。

.「地景迷宮」將地景裝置結合杜鵑花海,連接至杉木林步道。

.「聚空間」在停車場與杉木林步道之間,整建既有涼亭讓遊客休憩停留。

.「小型休憩空間」園區沿途設置多個小的休息空間,旅客不只坐著,還能躺著休息,用不同視角沉浸竹森林。

.「竹海瞭望台」

新聞圖片竹林劇場3D圖;來源/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竹林劇場」

.「杉嵐廣場服務空間」

.「竹林茶亭」

在竹林中療癒自己的N種方式

新聞圖片2022年10月14日至16日當地開辦「草嶺石壁森林療癒祭」;圖片/林芳如攝

除了賦予竹子新生命的硬體設施,軟性的心靈層次也需要被照顧。2022年10月14日至16日當地開辦「草嶺石壁森林療癒祭」,讓旅人認識在竹林竟有這麼多療癒自己的可能。

新聞圖片伴山腰創辦人周眉吟用頌缽音律放鬆民眾的腦神經細胞, 好好的放鬆休息;圖片/林芳如攝

專業森林療癒師林家民說,「森林療癒」在2010年開始以醫療儀器帶到森林裡面去做檢測,證實了效果,現在於國外已是張處方籤。「到森林生活三天,可降低壓力數值一個月,也提升免疫力。」

新聞圖片森林療癒師林家民鼓勵民眾以色卡尋找同色植物,藉此好好觀察森林;圖片/林芳如攝

跟著森林療癒師走進森林,與自己漫步步道有什麼不同?林家民邀請大家攜帶最低限度的隨身物品,將腳步聲放到最輕最輕,以不打擾森林的方式造訪森林,仔細聆聽森林中所有的聲響。當自己靜下來,五感也能放大感受森林,透過一些道具,如以色卡尋找同色植物、相框當成拍攝美景的座標,一點一滴彷彿與森林同在。

新聞圖片尼爾之籟創辦人阿尼老師(Aneel)的頌缽音療;圖片/林芳如攝

負責「草嶺石壁森林療癒祭」的森林邦團隊則進一步提出以頌缽、瑜伽、茶席、芳療與竹餐盒等方式體驗竹之療癒。在被竹林包圍的環境裡,發現竹的魅力,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也說:「回想在沒有塑膠的年代,我們與竹的關係非常緊密。」

新聞圖片芳療品牌肯園引導民眾調香,資深芳療講師River特地尋找了9種能代表台灣森林的香氣;圖片/林芳如攝

新聞圖片最能代表當地飲食文化的竹餐盒,盛有竹筍爌肉、竹筍包、竹筍飯、醬筍煎蛋等美味料理;圖片/林芳如攝

當竹創森園區完成,除了由專業的森林療癒團隊帶領遊客進行互動體驗外,也鼓勵地方人才投入園區的經營,例如提供在地特色料理、提供交通接駁等,期待在地人將豐富的竹林資源轉化成觀光經營的亮點,提升社區文化之潛力,提供在地工作機會,這都是未來值得期待的方向。

2022草嶺石壁森林療癒祭官網:https://caolingftf.com/

【延伸閱讀】

2022草嶺石壁森林療癒祭 10/14~10/16紓壓登場

讓嘉義美得有質感的關鍵-有林、鐵還有竹!構竹林鐵新銳展

曾是竹業出口隱形冠軍,嘉義桃城茶樣子打造竹潮生活

嘉義竹風景綠色旅遊,如何環保減碳永續經營?

文/林芳如

立即加入欣傳媒Line@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