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乳癌發生率奪下全癌症冠軍!雙標靶治療保留幸福,把胸部還給自己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22.10.06 10:40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108年癌登資料顯示,女性乳癌發生率奪下全癌症統計冠軍,乳癌發生個案數(不含原位癌)共計14,856人,相較107年增加639人,增幅位居全癌症第三位,女性每12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乳癌。而且台灣罹患乳癌的年齡已逐年下修,甚至好發年齡比歐美國家年輕了10歲。

保留、切除乳房的選擇,應回歸患者本身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並不是全部切除就不會復發或轉移。

保留、切除乳房的選擇,應回歸患者本身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並不是全部切除就不會復發或轉移。

乳房全切≠不會復發或轉移≠更高的存活率!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理事長指出,隨著時代新女性在職場衝刺、家庭照護的多重繁重角色,一旦確診乳癌,即面對生命長度和抗癌艱辛歷程的擔憂,想要保留乳房,又擔心復發;也會擔心是否會需要動手術切除乳房。但保留、切除乳房的選擇應回歸患者本身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並不是全部切除就不會復發或轉移。

「早期術前輔助治療」助癌友保留雙峰

「想要保留乳房,又擔心復發,面臨治療選擇當下難以抉擇。但好險醫師的一句話『有機會保留自己的乳房』點醒我,讓我決定做局部切除手術。」現年44歲的HER2陽性乳癌患者Tracy分享,透過「早期術前輔助治療」,化療加上雙標靶治療,3.1公分的腫瘤成功縮小至1.3公分,後經乳房保留手術並積極配合完成後續標靶藥物療程,目前術後預後良好。能保留乳房對她來說可減輕切除手術後帶來的不適跟照護困擾,更有體力繼續面對後續治療,或有更多時間專注在自己的家庭、生活或職場。

乳癌治療邁入精準、客製化,依基因型態採取治療組合

陳守棟理事長表示,儘管乳癌位列十大癌症死亡率第四名,但隨著篩檢的推廣與治療革新,經過適當的治療5年存活率第零期為97.7%、第一期為95.7%,整體存活率高達90%。因此面對乳癌,癌友更要積極面對、接受治療。仰賴乳癌治療邁入精準、客製化,一經確診,會先依照基因表現型態區分為5種類型,施以不同的治療組合。其中HER2基因過度表現的HER2陽性病患約佔20至30%,因癌細胞容易快速生長分裂,屬於較易復發及轉移的型別。

現今透過早期術前輔助治療幫助,改變傳統治療順序,為病患提供二大好處:

一、術前縮小腫瘤,增加乳房保留手術機會:對於腫瘤較大或具高風險淋巴轉移的病患,不僅於手術前有機會縮小腫瘤、降低乳癌期別、增加手術安全距離,減少大範圍切除或免除淋巴廓清術,提升乳房保留手術機會與生活品質。

二、觀察腫瘤對藥物的反應:過去先開刀再治療時,多半要等到復發轉移才知道當初療效不好,也增加癌症惡化的風險。早期術前輔助治療可幫助提早得知腫瘤細胞對於治療之敏感性與有效性,以利術後治療依據,有望提升五年存活率、降低復發率。

針對癌細胞已出現淋巴結轉移的患者,術前除單種標靶藥物之外,可再經過醫師評估後多加一種標靶藥物治療,以「雙標靶治療」。根據最新國外大型臨床試驗之8年研究數據結果顯示,在高復發人群中,可降低23%復發或死亡風險;除此之外,在早期乳癌發生淋巴結轉移之高風險病患,接受雙標靶治療能降低28%乳癌復發機率或死亡風險,對預後有幫助。

定期篩檢是乳癌防治最重要的事,國健署提供45至69歲女性及40-44歲有家族史者,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民眾應定期篩檢,才能早篩早治。為響應粉紅10月乳癌關懷月,台灣乳房醫學會、台灣年輕病友協會、乳癌社團籲「保留最多幸福,把胸部還給自己」。

文章連結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310/90173

熱門關鍵字:

十大癌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