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包容過世 天氣 國土計畫法

《那一年我在烏坵的日子》 書贈內厝圖書館

台灣好報/劉蘇梅/桃園 2022.09.27 20:52
新聞圖片 [記者 劉蘇梅/桃園 報導]
「那一年我在烏坵的日子」作者高丹華女士,在這資訊氾濫、語音肆虐的時代,仍堅持用最古老的文字寫下烏坵軍旅跡履的故事,來作為我們緬懷歷史,審視今朝,甚至蠡測寄與未來的一種方式。

高女士冀望透過募集公益贈書活動,讓台灣每個鄉鎮圖書館的書架上,都找得到烏坵軍旅跡履的故事。高女士說也許就像比利時詩人伊達·納穆爾寫的那句詩:「我將穿越,縱使永遠不會抵達。」就是我們追求那一分徘徊在深深孤獨中的理想。也因為這份執著感動了邱奕勝議長,邀請高女士來到桃園市捐贈,並以中壢區內厝圖書館來做贈書起點,進而推動桃園市閱讀新文化。

高女士表示,就是因為我們始終抱持一分讓這些昔日烏坵凱旋任務,及軍旅文獻能夠有完整的傳承,我們寧願宵衣旰食,我們無畏枯燥冗繁,我們勉於鍵盤匐匍,我們樂於奉獻全書文稿及蒐證的圖片,只為編纂一本敘述陸戰隊與烏坵歷史的書,然後再把書送進圖書館,前者是理想,後者是行動,我們決定完成它。

《那一年我在烏坵的日子》得以付梓,高女士謹以崇敬之心,感激《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十三萬元補助經費,更感謝已退伍多年的陸戰隊諸賢達。因為有大家熱心參與並提供寶貴的資料,才使得上世紀那些曾在烏坵島擔任守衛中華民國存亡絕續的動人故事,得以彰顯與保存。

議長邱奕勝表示;文化就是歷史的一部分,是需要時間慢慢堆積醞釀而成,感佩高丹華女士的毅力,讓高女士在為歷史文化傳承的路上不孤單,就像當年中壢市內厝社區介於鄉村與都巿型態的邊陲地帶,早期被喻為中壢巿的文化沙漠圖書館成立,係由居民參與帶動社區營造方式,一點一滴的建立,除帶動大崙地區讀書及藝文氣息外,目前已成為桃園市社區營造的一大特色。

內厝圖書館是桃園巿第一個成立的大型社區圖書館,目前藏書兩萬餘冊,分為兒童閱讀區及成人書報區;圖書館除了除夕到初四休館外,其他時間全年不休息,幾乎是全年無休,提供大崙區讀者一個優良的讀書空間。 新聞圖片 新聞圖片


【更多新聞】

  • 彰化家扶伴寄養父母自我賦能 培訓課程有助寄養家庭解惑
  • 城大推動跨學科英語課程 榮獲教資會傑出教學獎
  • 「師我的光」新北表揚5位師鐸獎得主 感謝教師用愛照亮學子
  • 熱門關鍵字:

    娛樂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