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慈大、馬來西亞遠距傳愛 線上AI課程學習多

慈善新聞網/ 2022.09.09 12:17

  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疫情前長期到馬來西亞交流服務,但因為疫情無法出國,已經有三年沒去馬來西亞了,馬來西亞慈濟檳城教育中心安親班主任曾慈規說:「慈大的學生很陽光,正向,這是台灣大學生老師的特色,讓小孩喜歡和他們親近。」 還好現在網路無國界,透過線上教學,台灣大學生與馬來西亞小學生又牽起了遠距的情誼。

  9月5日至8日慈大舉辦「e起AI共學傳愛」慈大跨文化數位教育志工服務隊由兒家系大五到大二全年級的同學組成,課程包括樂高教學、桌遊課程、慈濟人文,台馬文化交流等,參加的小朋友包括有四年級到六年級華人和印度的學生。為了這次的課程,兒家系的同學自四月開始準備,特別以雙語來學習靜思語和樂高等,而服務隊裡還有三位馬來西亞同學,與家鄉的小朋友互動,倍感親切。

  討論最熱絡的是文化交流,分別介紹台灣和馬來西亞不同的文化、生活等。當畫面出現印度沙麗時,印度小朋友很興奮的說:「姊姊,姊姊,I saw it on wedding.」兒家系同學介紹台灣名產太陽餅(sun cake),小朋友突然冒出一句:「We eat moon cake.」原來馬來西亞因為多元文化的關係,當地也有慶祝華人的中秋節,印度小朋友分享,中秋節他們要提燈籠逛街,兒家系同學則表示,在台灣中秋節是一家團聚的時候,通常會一起用餐,但台灣在元宵節時也會提燈。

  台灣、馬來西亞距離很遠,但是大家就像是面對面教學一樣,負責企劃課程同學陸玟蓁表示:「我們感受到小朋友對台灣很好奇,希望明年能夠與這些小朋友面對面。」

  兒家系學生努力克服網路上的限制,尤其是現場場控,更要感謝馬來西亞老師的全力支援。慈大陳詩珮同學說:「線上上課要不斷的注意小朋友的狀況,小朋友容易分心,所以要隨時把小朋友的注意力叫回來,而心中的遺憾就是無法實際的見到大家。」

  樂高從組裝到撰寫程式是多元邏輯課程,讓孩子們有機會接觸更多科技相關資源,透過FY積木、LDD等軟體,啟發學生的空間建構及邏輯思考能力。安親班慈規主任表示,數位教學是很新的體驗,原來積木,樂高也可以線上學習,看到大學生很用心規劃,大家也學習如何讓線上交流更好,用科技讓彼此的距離更拉近。

  負責教學的校友黃麟閎從一年級開始在吳淑娟老師的帶領下,接受樂高課程培訓,三年前黃麟閎也曾到馬來西亞服務,這次特別回到母校,將經驗傳承給學弟妹,黃麟閎表示,樂高可以讓學生很有成就感,透過手動和腦動,學習邏輯,數學等。還有積木課程,小朋友自己用筆紙畫出建築物,多數都是畫了馬來西亞著名雙塔,甚至還有紫禁城等,然後嘗試著利用軟體建構出3D建築物,每位小朋友都很認真地去嘗試。

  安親班孫慧心老師表示:「大學生想盡辦法與小朋友在空中互動,充分感受到大學生的用心。」尤其是線上樂高和遊戲設計,其實很多小朋友想要放棄,但大家都克服困難最後完成了作品,甚至還去教其他同學。

  「甚麼是不尊重人的行為?」「對別人不禮貌。」「對別人大呼小叫。」「你們有幫助過別人或被別人幫助嗎?」藉由故事引導和大富翁桌遊等,讓小朋友學習思辨能力及覺察能力,將桌遊融入人文也是很新的體驗。

  「感謝所有的哥哥姊姊。」「最喜歡樂高。」「最喜歡支援前線遊戲。」圓緣課程大家分享四天的感受。樂高團隊隊長兒家系大四鍾玉涵表示,這四天有已經畢業的學長回到學校幫忙,還有大二的學妹用心籌畫,和馬來西亞老師的幫助,「我們順利完成各主題活動,是一個很棒的經驗,雖然是透過螢幕相遇,但小朋友的熱情讓我們很感動。」

  吳淑娟老師感恩青發署的支持,還有馬來西亞安親班的老師們四天完整的陪伴,讓學生有機會運用數位教育服務串起跨國緣分,透過遠距教學的模式,將樂高教育及慈濟人文課程為馬來西亞檳城地區的弱勢學童牽起一份跨國學習的情緣。吳淑娟老師表示,適逢新生入學和剛開學,志工隊的同學提前返校、積極投入集訓,甚至每晚從早到深夜,過程中大學生們必須練習與不同語言、文化的孩童上課,過程中不斷在嘗試與挫折中磨練成長,看見自己尚待加強之處,就是學習新契機,期待明年大家有機會與馬來西亞的學生面對面的交流。

撰文/李家萓;攝影/慈濟大學、馬來西亞慈濟檳城教育中心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