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特斯拉股價 台股 鄭雨盛

台灣應材x愛惜社推協會xIC之音 連8年推廣「看見台灣之後」環境教育

焦點時報/焦點時報-新竹 記者羅蔚舟 2022.09.06 18:26


▲圖左起:《看見台灣》攝影助理李欣彤、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董事齊廷洹、姜玉鳳。(圖/台灣應用材料提供)

【焦點時報/記者羅蔚舟報導】台灣應用材料公司、社團法人新竹市愛惜社區推展協會與IC之音,連續第八年攜手舉辦《看見台灣之後》系列活動,今(2022)年活動以「換個角度看世界」為主題,聚焦「空拍紀錄、VR互動、雜技環台攝影」三大領域,並於今(9/6)日舉行線上開播儀式,邀請國內各不同領域的專家來賓為環境保育發聲。台灣應用材料表示,《看見台灣之後》系列活動迄今已帶動桃竹苗地區高中職,超過七萬名師生參與,透過這項環境教育活動的宣導推廣,進一步喚醒年輕族群正視台灣環境所面臨的挑戰,並成為改變台灣最溫柔的力量。


▲《看見台灣之後》訪談由資深媒體人姜玉鳳主持。(圖/台灣應用材料提供)

這兩年受限疫情影響,許多活動停辦,但是台灣應材仍然堅持對環境教育的支持。應材台灣區總裁余定陸表示:「我們長期關懷這片土地,環境教育是應材公益關注的議題之一。我們第八年支持『看見台灣之後』環境教育推廣,今年藉由三種主題的講師發聲,從不同的角度,帶領學生一同觀看世界,探討環境議題」。

余定陸緊接著說:「『看見台灣之後』環境教育推廣幫助學子進一步了解生態環境變化,以及從經濟發展、過度消費、土地開發等面向進行深度的省思,透過傾聽與了解,發現問題,進而帶出行動。」余定陸強調,「很高興透過『看見台灣之後』,號召年輕學子一同關心台灣環境生態,守護美麗的寶島。」

資深媒體人姜玉鳳表示,很榮幸今年可以主持《看見台灣之後》,身為母親,家長最關心的就是「我們可以留下什麼給下一代」?經濟成長與土地開發帶來生態環境的破壞;美麗的山川與河流,現在的孩子已經快看不到了,那未來呢?是否會全部消失殆盡?因此環境教育需要被高度重視,才有機會改變未來,創造永續的生態環境。

「空拍看台灣」邀請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董事齊廷洹和《看見台灣》攝影助理李欣彤受訪。齊廷洹闡述了父親齊柏林導演拍攝《看見台灣》艱辛的歷程,因為看見父親對台灣環境的關懷與使命,深受感動的他,在父親空難過世後,堅定他推廣台灣環境教育的決心,以此為志業。李欣彤則表示,從前對環境問題感到陌生,在跟齊柏林導演工作的過程中,讓她看見了台灣環境所面臨的問題,引發更多的思考和行動上的改變。

「VR看生態」邀請玄奘大學視傳系主任吳敬堯分享。吳主任在VR虛擬實境技術領域深耕多年,擁有多項得獎紀錄和發明專利。因緣際會之下,吳主任接到苗栗蕉埔國小的委託,蕉埔國小長期關注石虎保育,委託主任製作石虎保育教材,將VR技術的互動特性與環境教育結合,透過沉浸式的體驗,讓學童體驗現今台灣生態環境的危機。這一次,吳主任特別為《看見台灣之後》設計三支分別以「石虎」、「海龜」、「老鷹」為主軸的VR互動程式,體驗者將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化身為動物,體驗動物在環境開發與破壞下,所遭遇到的困境。

「倒立看家鄉」邀請雜技藝術家 黃明正談環台攝影的經驗。以「倒立先生」為名走訪校園演講的黃明正,在倒立環台實現夢想的過程中,以攝影紀錄了台灣的環境,也看到台灣因為經濟發展,產生垃圾隨意棄置與汙染問題。更道出萬人泳渡日月潭的熱潮過後,去年日月潭因為旱災缺水導致乾涸,卻僅有不到一百人幫忙撿拾垃圾,點出台灣對環境缺乏足夠關心的事實。

影片最後,主持人姜玉鳳表示,環境關注度不足的問題需要被高度重視,她很喜歡看見•齊柏林基金會的精神標語:「我們都在同一片天空下,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台灣的環境需要大家來守護。

今(9/6)日的線上開播儀式,由IC之音創意總監李知昂主持,並邀請台灣應用材料公司傳播與公共事務部處長譚鳳珠、社團法人新竹市愛惜社區推展協會理事長潘國正、IC之音總經理蘇育正、副總經理郭蘭玉,以及參與這次活動的桃、竹、苗地區十所學校,桃園的武陵高中、六和高中、新興高中;新竹的竹東高中、竹北高中、建功高中、忠信學校;苗栗的竹南高中、苗栗高中、育民工家的校長和老師,還有拍攝保育講座影片的專家來賓,共同為全年度的環境教育宣導活動揭開序幕,高聲喊出口號「換個角度看世界,環境教育不停歇」,展示宣示的決心!

隨著今年《看見台灣之後》的三支保育講座影片在各校開播,隨著新興Podcast浪潮,今年度也將首度推出《看見台灣之後》Podcast,由IC之音專業主持與製作團隊,採訪各校師生對影片的回饋,和學校與學生的具體生態、環保行動,以及學習歷程。藉由Podcast的上架與分享,創造生態教育的長尾效應。

環境無法發聲,但能透過專家的眼睛,紀錄、傳遞資訊,並帶領學生、民眾更加了解自己生活的家鄉。我們相信,改變的力量在於教育,而這份最溫柔、最堅韌的動力,也將成為改變台灣環境的重要一步!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