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表皮肉垂 西螺跨年 應曉薇

心悸、胸悶⋯竟是「開心手術」後遺症!台大醫「1招」挽救心衰竭

優活健康資訊網/馮逸華 2022.08.11 17:13


不少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在接受開心臟手術後,仍可能併發肺動脈瓣膜逆流,可能導致心臟擴大、心衰竭後果。其中利弊究竟該如何拿捏?是否有其他治療方式?台大醫院目前已取得新治療成效。



31歲朱小姐為「法洛氏四重症」(最常見的發紺性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在幼兒時曾動過開心手術矯正後,無異常狀況;但懷孕時卻常感到胸悶、心悸,生產完7個月後,因易疲累、呼吸困難的情況更加頻繁,就醫檢查發現右心室明顯擴大,醫師建議需要置換肺動脈瓣膜。

延伸閱讀:
心衰竭成「老年住院主因」竟6成未就醫!全因「這類型」太難揪出



先天性心臟病手術,易併發瓣膜狹窄

台大醫院小兒心臟科教授王主科表示,許多開心手術或是心導管治療,就是為了改善瓣膜的功能,例如法洛氏四重症的肺動脈瓣膜置換術,手術矯正時會盡可能把肺動脈瓣膜狹窄解除,但術後有2~3成會併發瓣膜逆流的問題。

他指出,嚴重肺動脈瓣膜逆流初期,雖不太會有症狀,但經歷數10年逆流而造成右心室負擔的衝擊,會使心臟逐漸擴大、收縮力下降,甚至體力和日常生活也受到影響,部分患者最後導致心臟衰竭。



再次開心手術風險大

過去傳統的治療方式,是以外科開心手術置換肺動脈瓣,但考量有些病人過去已接受過 2~3 次開心手術,若再次打開心臟進行換置瓣膜手術,除了風險較大,需要的復原期也較長,更無法避免會造成許多不便與痛楚。

王主科說,實施經心導管手術植入人工肺動脈瓣膜,可以降低病人心臟再度開刀的風險。此種治療在全身麻醉下經由心導管植入肺動脈瓣,手術約2個小時,在成功置放瓣膜後,肺動脈瓣嚴重逆流的情形就完全消失,患者在術後當天就可以下床走路。

延伸閱讀:
失智症可逆轉!台大醫研究證實「這款開心手術」成功恢復認知能力



術後應定期追蹤心臟功能

這種經心導管肺動脈瓣膜支架置換術,過去沒有健保給付,自費約需百萬元,但健保署於2021年12月1日以後納入健保給付,可嘉惠更多先天性心臟患者,免於二度或三度接受開心手術的困擾。

台大醫院兒童醫院心臟團隊呼籲,先天性心臟病手術後仍有肺動脈狹窄或逆流的患者,在兒童時期接受手術矯正後,一定要記得保持定期追蹤,檢查是否有心臟功能減退的情形,才能適時接受再介入治療,可以讓心臟功能有最完整的恢復。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