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開山打林 是我的侵略史? 向原住民致敬 逆寫臺灣客家形成史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20808 09:12:12)「透過逆寫歷史,找出真相!」近四百年的台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互動史,塑造出台灣現今的多元文化面貌,8月6日下午,客家委員會與陽明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副教授羅烈師發表新書《qmul rhzyal Tayal 開山打林?逆寫北臺灣客庄形成史》交流會,會中有考試院顧問Iban Nokan、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長陳邦畛、台北藝術大學博士生梁廷毓等人,一同討論、反思長期漢人(及客家)中心主義的偏誤,希望能建構原住民族與客家互為主體的歷史敘述史觀。
客委會主委楊長鎮特別為新書寫序,楊長鎮說,「美麗的客庄,原先是原住民的土地」,楊長鎮回憶,「從小我生長在客家與賽夏族人複合聚居的苗栗縣獅潭,外公與賽夏族長老是結拜兄弟,也讓我對原住民的接觸比一般人早而深入」。也因為故鄉是苗栗獅潭,因此知道臺三線沿線有許多客家人和原住民共聚同一個部落,發展出相濡以沫、血淚交織的情節,像是「無頭祖公」的民間傳說、故事。
楊長鎮提到,多年前讀到前清臺東直隸州代理知州、胡適之父的胡傳先生所撰《臺灣日記與稟啟》中敘述「民殺番,即屠而賣其肉,每肉一兩值錢二十文,買者爭先恐後,頃刻而盡」時,極為驚詫,遂感於許多關於原住民及客家開發史的篇章,常以漢人角度思維著墨,觀念偏頗,形成族群界線,造成誤解,甚至對立,以致「你的族群開發史,就是我的族群被侵略史」。
楊長鎮希望,大家能一起重新理解過去歷史的原貌,弭平族群間的芥蒂,因此在109年邀請原客學者合作推動「向原住民致敬:逆寫北臺灣客家開發史」學術計畫,希望以歷史正義、轉型正義為旨,建構「原住民-客家」互為主體的史觀,楊長鎮說,「這是一場原客展開新對話的文化運動!」
這本新書是由計畫主持人羅烈師主編,書中收錄羅烈師、陳龍田、劉柳書琴、羅文君、Iban Nokan(泰雅族)等作者,以「方志書寫」、「集體記憶」與「空間聚落」等三個視角,重新檢視書寫北台灣原客交界聚落的歷史,讓大家重新看見不一樣的臺灣客家形成史。
8月6日的新書交流會,客傳會董事長陳邦畛表示,自己以前採訪時發現,苗栗大湖大窩、南庄、龍潭,這些區域的客家人普遍擁有泰雅族、賽夏族的DNA,而且他們非常地自豪自己是原客混血,甚至他們會規定:「就是要娶原住民!」更不用說南台灣的客庄與原住民有更多緊密的接觸生活史,這些歷史痕跡可以從客家人的族譜一窺一二,從這個角度探討也會非常有趣。
Iban Nokan說,根據泰雅族長輩的說法,以前Qara卡拉部落(現今已因石門水庫興建淹沒水底)的族人到桃園龍潭銅鑼圈mgagag(原住民語:出草),卻發現銅鑼圈的客家人都跑光了,當時突然聽到米缸傳出嬰兒哭聲,因此泰雅族人就依照傳統,將米缸裡的客家人的嬰兒抱回去養,當嬰兒成人後,依照慣例娶了泰雅族女孩,這名米缸的嬰兒也成了Qara卡拉部落的最大家族的祖先,經過追溯,這名嬰兒是銅鑼圈蘇家的後代,也因此,Qara卡拉部落有姓蘇的原住民,適逢婚喪喜慶都會與銅鑼圈的蘇家密切交流,直到現今。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教授洪馨蘭建議,在即將啟動的第二期的計畫中,可以邀請更多原住民學者一起加入「逆寫歷史」增加更多原住民的觀點。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李毓中表示,若第二期計畫中擁有各半的原住民及客家學者一起加入,應該會非常有趣。羅烈師則說,未來加入第二期計畫的「原住民學者」,也可以不用身分是原住民,如果他是長期研究原住民的學者,也可以被歸納為「原住民學者」。
最後,考試院顧問Iban Nokan、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族宣教委員會傳道Isak Afo、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李毓中、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教授洪馨蘭、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長陳邦畛、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博士班博士生梁廷毓、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任研究人員黃宣衛、客委會專員葉依婷、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副教授劉正元、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副教授羅烈師等人互相意見交流後,除了極力推薦大家閱讀這本「原住民-客家」互為主體的史觀新書,也十分期待即將開始的第二期逆寫計畫,向原住民致敬,也建構原住民族與客家互為主體的歷史敘述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