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多次出巡全國耀武揚威,尤其是第五次巡遊,規模最為龐大,南下又北上繞了全國一大圈。然而這次巡遊,正是秦始皇最後一次巡遊,他在途中駕崩,最後返宮只剩一具腐爛的屍體。
這場巡遊,就像是秦朝滅亡的序章,從開始到結束,秦始皇早就預見了一個個接踵而至的「兇兆」。
首先,第一個「兇兆」發生在出發巡遊之前。在古代,帝王們都相信天象,做重大決策前都要看天,根據《史記·秦王本紀》記載,在秦始皇36年,天上出現了「熒惑守心」這個不吉利的星象。
一般這個星象出現,是國運不昌的「兇兆」,對帝王來說最為忌憚,代表龍椅可能不保了。這種不吉利的星象還不止一個,史書記載同年還有隕石墜落:「有墜星下東郡,至地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
如果單單是隕石還不值得生氣,偏偏隕石上還刻字咒詛秦始皇「身死而國分」,秦始皇暴怒,認為是百姓咒詛自己,立即下令把隕石墜地處方圓百里的人全都殺光。但這依然阻止不了第三個「兇兆」的來臨——索命玉。相傳某天夜裏,秦始皇的使者被不知名的陌生人攔下,塞給他一塊玉,並且說出一句讓人直冒冷汗的話:「今年祖龍死。」
得知這些「兇兆」後,秦始皇依然選擇忽視,執意出巡。公元前211年10月份,秦始皇攜帶少子胡亥、左丞相李斯、中車府令趙高隨行,浩浩蕩蕩自鹹陽宮南下,這是他第五次出行,也是最後一次。
古代天子有祭祀、狩獵之禮,秦始皇抵達蒼梧山(今湖南一帶),在舜帝駕崩之地祭祀,又往長江東進,登上會稽山(今蘇州一帶),這是大禹駕崩及安葬之地。兩次停留之處,均是先帝的駕崩之地,這趟巡遊的路線似乎也在暗喻著不吉的徵兆。
公元前210年春天,秦始皇北上至瑯邪(今山東一帶),「兇兆」又出現了:他夢見自己和海神爭戰,海神體積龐大,身披鎧甲、手執矛杖,始皇不敵。為了安撫心中的疑慮,秦始皇命令艦隊繞著海岸線巡視,終於在芝罘(今煙台一帶)附近遇上了「海神」——大鯊魚。
秦始皇立刻下令射殺鯊魚。鯊魚死亡,始皇認為自己戰勝海神,所向披靡。這似乎是本次巡遊唯一一件帶有吉利徵兆的事件,他志得意滿,下令返宮鹹陽。
▲秦始皇第五次巡遊路線圖
此時已是7月份,秦始皇返宮途中在沙丘停留,相傳此地陰氣逼人:商紂王曾在沙丘建設酒池肉林,殺死數以千計的宮女、百姓;趙國武靈王在此地遭遇兵變,最終餓死在這裏......更詭異的巧合發生了:秦始皇抵達沙丘宮後忽然身患重疾,一病不起,此前所有的「兇兆」都在這個兇險之地應驗了。
後來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了——秦始皇駕崩、趙高李斯立胡亥為秦二世、陳勝吳廣起義、三年內秦帝國覆滅。曾經傲視天下的一代皇帝,終究沒能躲過天命,若是時光倒流,秦始皇會不會再也不敢忽視「兇兆」執意巡遊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