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中國文明史是國人文化自信的源泉/龍繼輝

台灣好報/ 2022.07.22 15:56
龍繼輝(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防震減災和應急服務中心副主任)

7月16日出版的第14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7月16日《人民日報》)

黨史學習教育的明確要求,概括起來就是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史增信,是指黨史學習教育能夠增強國人包括文化自信在內的信心。同理可知,學習中國文明史,照樣能夠增強國人的文化自信,而且更能增強國人的文化自信。畢竟,黨史只是中國文明史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而中國文明史的涵蓋範圍更廣泛、更豐富。因此,說中國文明史是國人文化自信的源泉,是一點兒都沒有誇大其詞的客觀評價。

研究好中國文明史,對於國人增強文化自信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研究好中國文明史,可以增強國人的文化自信。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研究也是一種調查。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無不倍感驕傲和自豪。但,中國有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不得不說中華文明史是一部浩瀚複雜的偉大歷史,內容更廣泛、更豐富,不系統深入地加以研究,難以全面、客觀地掌握中國文明史的外延和內涵,最多只是一知半解,無法很好地發揮好中國文明史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作用。

對於中華文明,我們要守正創新。守正就是要繼承好中華文明的優秀成果;創新,就是要與時俱進,不斷推陳出新。對於中華文明,我們必須繼承和發揚光大,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增加強勁的動力。文物和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的,具有獨特性。因此,對於文物和文化遺產,我們要嚴格保護起來。保護好文物和文化遺產,才能更好地為我所用。當然,保護起來,不是束之高閣,也不是當花瓶,而是要讓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以史鑒今的重大作用,更好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好務。

當然,增強文化自信不是盲目自大。俗話說得好:謙受益,滿招損。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因此,對於世界文明,我們要海納百川。對於世界文明,我們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為我所用。為此,我們要虛懷若谷,善於學習借鑒世界各國的一切先進文化,為我所用。對外開放也包括文化的開放,我們要大膽地引進別國的先進的文化,為我所用。

增強文化自信需要與世界先進文明交流互鑒。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界各國的文明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對於世界各國的文明,我們不能兼收並蓄,要求同存異,學習借鑒別國文明的長處。只有相互學習,揚長避短,我們才能共同提高,共同進步。



【更多新聞】

  • 蛋的一些話題/俞劍鴻
  • 新黨29歲生日 8/13黨慶團結大會/曹時雍
  • 消失中的台灣族群/韓敦瑋
  • 熱門關鍵字:

    專題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