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父母在孩子學齡期間,都面齡著孩子的學習適應問題,有些人常常被教師反映,孩子在校內「專注力不足」、「上課調皮打鬧」、「沒有專心聽講」等,台東馬偕兒童暨青少年精神科莫嘉敏醫師,也分享臨床上常見到的狀況,有許多家長帶著小孩來求診,都稱「孩子上課都在發呆,不然就在玩橡皮擦,不專心」、「他在班上都坐不住」等。
圖/據衛福部流行病學的統計,台灣約有7%的孩子有過動症。(擷取自shutterstock)
其實根據衛福部流行病學的統計,台灣約有7%的孩子有過動症,而莫嘉敏醫師提到,「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有些表現以注意力不集中為主,有些則以過動及衝動為主,有些則同時合併以上兩種狀況。
另外,醫師強調,注意力不足的症狀包括容易因外界聲音或刺激分心、粗心、對於寫作業常常會逃避或找藉口、常常忘東忘西、丟三落四、不會整理書包、座位常常亂糟糟,嚴重的甚至連每天常規的事也會忘記,需要家人不斷提醒。過動的症狀則是包括無法好好坐在椅子上、常常扭動身體、跑來跑去、靜不下來、話量多、愛插嘴、搶答、沒耐心無法等待,甚至出現衝動的行為,像是不顧危險,想做就做等。
不過並不是有這些狀況就是確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臨床上醫師須要觀察小孩是否有這些症狀,且維持六個月以上、在兩個以上不同場所(如家裡、學校)出現,並造成社交、學業、職業功能上的損害,且須排除其他精神疾患,才能稱之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醫師也提到,近年來台東有許多人從外縣市移入,主要喜歡台東無拘束生活而來,但卻發現小孩出現好動的症狀而來就診,與家長詳談並且進一步評估才發現,原來是環境改變,而造成小孩的適應障礙,並非真正的好動。
莫嘉敏醫師說明,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是神經發展疾病,這些孩子的大腦腦區發育比較慢,主要以額葉為主,平均慢正常孩子兩年。罹患過動症的小孩,會影響到日常生活作息及人際關係,上課不專心連帶學習成效差,因此必須儘早就醫,讓醫師協助小孩改善症狀,慢慢跟上學習。
不過醫師也提到,有些家長怕小孩被標籤化,放任不管或因害怕吃藥而諱疾忌醫,則容易造成孩子自信心低下,人際關係不佳,後續易引起憂鬱症及偏差
行為等,所以一旦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小孩,必須多管齊下,一則使用藥物,一則行為治療,而行為治療最核心的原則就是獎賞好行為,忽略或限制壞行為。
另外,莫嘉敏醫師也提醒,爸媽對待孩子的態度也可能影響過動症的預後,如果對孩子多點關懷,可能會「改善」,而如果持續對孩子的問題忽視或是謾罵,可能就會「惡化」孩子的問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