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家訪,她抱著血衣,在我們面前哭泣。聞著血衣,說兒子的血比香水還香⋯⋯」慈濟約旦分會執行長陳秋華回憶起第一次與阿里媽媽見面的場景,一股撕心裂肺的傷痛,又悄悄爬上心頭。
敘利亞戰爭自2011年3月18日開始,殺戮、破壞,烽火連天摧毀所有,「家,不再是個家。」2012年年底阿里媽媽一家決定逃去兄弟之邦——約旦。
阿里媽媽本名伊斯瑪罕(Ismahan),逃難中嘗盡苦楚,歷經喪子之痛還感染新冠肺炎,志工長期的關照,讓她千瘡百孔的心、漂泊無依的靈魂,不再繼續往下沉淪,她說:「真的需要慈濟,沒有人可以像慈濟給我們的安全感,慈濟撫平了戰爭帶給我們的疾病傷痛與精神折磨。」
2012年12月28日,當時50歲的阿里媽媽和55歲的先生(Abu Ali, Mousa Al Masri)、20歲阿里的弟弟穆罕默德(Mohammad),帶著阿里2歲的大女兒伊拉芙(Elaf),及懷胎6個月的阿里太太,一家子逃到約旦,只有大兒子阿里守在敘利亞家園。
逃難過程中,阿里媽媽借住過許多好心人的家中,但進入難民營後,非人道的待遇,使他們受盡種種折磨,生活艱苦難當。一個月後,阿里媽媽請人寫保證書,搬出紮塔里難民營(Zaarari Camp),在安曼(Amman)租了房子居住,後來又搬到南薩,日子才漸漸穩定。
家鄉戰亂不息,夫妻倆時時牽掛著阿里的安危,2013年7月10日先生返回敘利亞陪伴阿里。兩個月後(9/28)竟傳來阿里殉難的消息,「這一天,我的心跟著阿里被埋葬。」白髮送黑髮,阿里媽媽的心徹底被擊垮,要求先生帶回兒子在殉難時穿的衣服。想念阿里時,阿里媽媽就會拿著它聞一聞,「兒子的血比香水還香。」
2013年初,在阿里媽媽一家人搬到南薩一個月後,一位為慈濟造冊關懷戶表單的人員,阿布督罕(Abu Dhughan)來到阿里媽媽家,登記名冊,提供人道援助。
聽聞阿里離世消息,陳秋華與慈濟志工前往關懷;苦海中,阿里媽媽找到了浮木,「沒有人可以像慈濟給我們安全感,慈濟撫平了戰爭帶給我們的疾病傷痛與精神折磨。」
2021年年底,約旦第四波疫情高峰,確診數攀升,一路從數十到數百,阿里媽媽於11月底確診,在12月中,向約旦分會求助製氧機。 經過藥物與製氧機雙重救命之下,隔年(2022)1月17日康復了。走過生死關頭,阿里媽媽更明白珍愛當下。
現在阿里媽媽一家安居在南薩,若有人需要製氧機,小兒子都會幫忙登記及運送。阿里媽媽也會帶著5歲的小孫女,穿起慈濟背心走入人群當志工。「我是慈濟的一分子,有困苦的人,就會伸出援手,在人生最困難時,慈濟給我無所求的愛。」
撰文/林綠卿、吳秀玲 約旦連線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