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減輕腦傷患者治療負擔,中央健康保險署今(28)日公布,7 月 1 日起將監測顱內壓「顱內壓監測器」醫材納入健保給付,一年將挹注六千多萬點預算支應,約有 3,000 人次受惠,病患可以省下 2 萬至 3 萬元的醫療費用。
「顱內壓監測器」能透過精確監測及早發現異常,像是發生頭部外傷、顱內出血、腦水腫、顱內腫瘤或膿瘍導致顱內壓急遽上升,身體的血流無法進入腦部,將導致破壞性的神經損傷,腦組織會因缺血而受傷死亡,甚至可能因壓力上升導致腦組織位移,壓迫腦幹造成病人腦死。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顱內壓監測器可直接精準即時監控病人顱內壓力變化,不受病人腦部腫脹、腦室塌陷的限制,協助醫師臨床判斷病人腦部損傷程度是否需進行手術,對於腦部受傷或開完刀的病人能提早發現顱內壓變化,可挽救生命並提供較佳預後,為臨床急重症醫療必要醫材。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科長張淑雅說,顱內壓監測器過去需自費,考量顱內壓監測器具臨床效益及必需性,將其醫材納入健保,顱內壓監測器健保將支付 19,607 點,以及具引流附加功能的顱內壓監測器,健保則支付 22,565 點,估計健保一年挹注六千多萬點預算支應,約有 3,000 人次受惠。也就是說,腦傷病患一次治療可省約 2 萬元。
健保署表示,病人是否需使用醫材,仍須經由醫師臨床評估是否符合適應症。顱內壓監測器限使用於初次電腦斷層顯示有結構性腦傷害、臨床表現或影像檢查有顱內壓升高,或開顱手術時腦水腫超過顱骨邊緣有顯著顱內壓升高情形之病人;具引流功能的顱內壓監測器限用於水腦症合併顱內壓升高的病人。
文/陳芝瑄、圖/吳翌華
延伸閱讀:
41 歲納豆中風半年才復工 醫揭中風病程黃金期「僅 2 成能重回職場」
Omicron 病毒會讓人「腦霧」?專家分析臨床還有些神經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