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陳婉真說故事》一塊墓碑 一對孤女 ——台二戰傷痕

優傳媒/ 2022.06.21 20:08

4月15日是最後期限,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趕在公告遷葬期限內,協調高雄市文化局及古坑鄉公所 ,終於在6月18日順利將公告區內罕見保存完好的台籍日本兵王威遜墓碑完整拆下,運回高雄保存。(圖/皆由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提供或翻拍)

 

作者/陳婉真

 

今年4月14日。在臉書「微物史」社群看到一則訊息,內容如下:

 

明天,2022/4/15(星期五),是雲林古坑大深崛公墓遷葬期限的最後一天。

明天過後,墓區內的「故陸軍軍屬王威遜君之墓」將被視為無主墓,由古坑鄉公所代為起掘入塔,墓碑和基座也將被怪手粉碎,隨塵土飛揚,沒有人會記得他,一個寂寂無聞的台灣人日本兵。

根據墓碑後方的畧歷,王君生於大正八年(1919)二月三日,昭和十六年(1941)十一月二十三日應召參加「台灣特別勞務奉公團」。名稱上雖寫「special」,但就是去幫日本軍人做苦工,搬彈,修跑道,煮飯,一切打雜。

如果只是去打雜的應該安全一點吧!不,墓碑上寫王君在昭和十七年(1942)一月一日戰死於比島リンガエン湾。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比島是菲律賓,リンガエン湾即Lingayen(仁牙因灣),這是在菲律賓呂宋島中西部的一座海灣。1941年12月27日,在日本人發動珍珠島事變後,攻略南洋群島的第一個重要軍事據點就是「仁牙因灣」,接著巴丹島戰役,美軍撤退,麥克阿瑟將軍倉皇而逃,落下一句“I shall return”。

仁牙因灣登陸戰發生於昭和十六年(1941)十二月二十二日,也就是王威遜入伍後的一個月,正當22歲青春,在一個從沒想過的地方,近乎悲劇的戰歿。

(此墓是今年清明在公墓無意發現)

 

位在古坑嫏萬善祠(後方綠屋頂建築)附近一個小小長方型石碑,歷經80年風吹日曬雨淋,部分基座沈被泥土及雜草覆蓋,原來是一座罕見完整保存的二戰台灣軍屬的墓碑。據墓主女兒說,墳墓剛建完成時,不但有人在墓園巡守,附近學校常有老師帶領學生前來祭拜。這是日本人對軍人的崇敬,即便是台灣人軍屬也一樣尊敬,反倒是戰後無人聞問,本土政黨全面執政後,一樣漠視這段台灣人的二戰悲慘史 ,這塊深具意義的墓碑差點被怪手敲碎。

 

版主為此發起一人一信給蘇院長的活動,說因為目前在台灣所發現的軍屬墓數量極為稀少,敦請蘇院長協助古坑鄉公所保存此墓,為史事做見證。

 

我把這則訊息轉傳給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建議爭取碑體完整保留,如果可以的話,移到旗津的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展示,那真是再好不過的二戰紀念物。

 

台灣軍屬王威遜的墓碑背面,刻有死者出生及死亡年月日與死因 。說明死者出征不久即戰死在比島(菲律賓) ,經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查閱靖國神社祭神簿,並未找到死者的姓名,協會說即便到目前為止,他們所保留的"靖國神社祭神簿"並不完整,為什麼找不到死者的姓名?以及根據史料,死者戰死的那一天,駐菲美軍已被日本軍轟炸得無力反擊,也查不出當時有日本船艦被擊沈的資料,王威遜真正的死因是什麼?種種疑點無處查起,可見二戰台灣兵的史料之不受重視,以致史料殘缺不全,對於這段事關二十萬台灣兵的上一代故事,執政者有義務認真追尋,否則有誰願意為保衛家鄉付出生命?

 

老兵協會很積極和高雄及雲林兩個地方政府相關單位協調,年輕的工作人員還不忘兩邊各找一位民意代表共同關心此事,果然事情進行得很順利。

 

古坑鄉公所經由民政系統,找到墓主的後代,原來年紀輕輕的王威遜出征時已有一個3歲的女兒,太太肚子裡還懷有一個王威遜來不及看到的女兒,遺腹女今年已經80歲了。

 

台籍軍屬墓碑在經驗老到的師傅觀察判斷下,開挖至第二,三層中間,先以電鋸切割後吊起,骨灰盒即放置在下方第三層基座裡。通常死在外島的台灣兵連屍體都找不到,但家屬說他們出征前都會留下頭髮指甲等物,萬一戰死在海外的,軍方會將留存的物品放在一個骨灰盒子交給家屬。本案因死者死亡時間甚早,研判可能是日本政府動員各地的皇民奉公團厚葬亡者 ,以鼓舞民心士氣。估計太平洋戰爭期間台灣人被動員赴海外參戰的(絕大多數是軍屬身分),人數多達20萬人,戰病殁(含失踪)者超過5萬人,可以說是那一代台灣人共同的悲慘戰爭記憶。

 

家屬對於老兵協會的努力非常感謝,因為依照民間習俗,通常檢骨移墓後,墓碑必須要敲破棄置,但這塊墓碑太特別了,它敍述一段台灣人日本兵的二戰故事,是極為珍貴的歷史文物。

 

遷葬儀式選在6月18日一大早舉行,除了家屬及專業的「土公仔」之外,老兵協會多位理事都到場,並由高雄僱了一台附吊掛機具的卡車,「微物史」的小編朋友們也來拍照留念。

 

王美珠(左)和妹妹王春枝(右)是軍屬王威遜的女兒,王春枝是遺腹女,兩人各自努力打拼出燦爛的人生。美珠的女兒李老師(中立者)非常支持這次的墓碑保留行動,她自己也上了一課學校沒有教的歷史課。

 

83歲的王美珠需要靠助行器行走,依舊艱難的走入深埋草叢的墳前,帶領後輩向父親祭告,雖然已經事隔80年,王美珠還是忍不住邊說邊哭,看得出這80年來失怙之痛與無限的委曲一股腦湧向心頭。

 

軍屬墓的造型有別於台灣傳統墳墓,和日劇裡的日本式墳墓一模一樣,起初被掩沒在荒湮漫草中,只看到小小的長方型墓碑,開挖後才發現,墓體連同基座總共有四層,骨灰盒就放置在第二層及第三層中間,上方並覆蓋一塊石頭以保護骨灰,為了不破壞遺骨,有經驗的工作人員決定只保留碑體及上二層基座,從二三層中間用電鋸割開,順利將墓碑帶回高雄珍藏。高雄是當年軍屬離開故鄉上船前腳踩的最後一塊土地。

 

王美珠說,小時候爸爸去當兵,不久就死了,她記得當時爸爸的墓園很大很寬廣,有很多附近學校老師常會帶小朋友到爸爸的墓園參拜;家裡也不時有人來慰問探視,感覺很溫馨。她聽長輩說,爸爸出征前預留頭髮及指甲等物,墳墓裡所掩埋的應是這些遺物。

 

王春枝保留大約於60年前拍攝的父親墓碑照片。當時的刻痕更見清晰 。

 

老兵協會人員推測,包括製作墳墓及參拜慰問等,應是在地皇民奉公會人員組成的慰問團隊所為,因為王威遜戰死的時間很早,當時日本的氣勢正盛,只是誰也想不到才赴戰地不到一個月就戰死了。

 

儀式圓滿結束後,由王威遜長女王美珠的女兒帶路,一起到次女王春枝斗六家中作進一步訪問。王春枝兩年前跌倒,導致下半身癱瘓,無法參加儀式,談起來不及見面的爸爸數度痛哭,甚至幾度中斷訪談,在場眾人也難免眼眶泛紅。

 

王春枝說,她12歲時到家附近的會社(戰後改名為台糖公司,一般人習慣上仍舊稱為會社)打工,工頭說她長得很像他去南洋當兵時的同袍,問她爸爸叫什麼名字,她答說叫「清海」(王威遜的小名),她一直在等爸爸回來,工頭說:「你不必再等了,我們是搭同一條船的,我親眼看見你爸爸滑落海底,無奈來不及救他。」工頭說,船沈沒時他抓住一根木頭幸運獲救,清海就不幸罹難了。王美珠在旁邊喃喃自語說:「真正去『清海』了」。

 

台灣軍屬王威遜的墓碑背面,刻有死者出生及死亡年月日與死因 。說明死者出征不久即戰死在比島(菲律賓) ,經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查閱靖國神社祭神簿,並未找到死者的姓名,協會說即便到目前為止,他們所保留的"靖國神社祭神簿"並不完整,為什麼找不到死者的姓名?以及根據史料,死者戰死的那一天,駐菲美軍已被日本軍轟炸得無力反擊,也查不出當時有日本船艦被擊沈的資料,王威遜真正的死因是什麼?種種疑點無處查起,可見二戰台灣兵的史料之不受重視,以致史料殘缺不全,對於這段事關二十萬台灣兵的上一代故事,執政者有義務認真追尋,否則有誰願意為保衛家鄉付出生命?

 

清海是王家長子,兩姐妹說,可能是祖父得罪保正(村長),被保正舉報,讓他去當軍屬,所幸清海的父親除了務農之外,還會製作古亭畚等農村所需工程,家境算是不錯,兩姐妹就由祖父母及叔父母養大,母親選擇改嫁至鄰村喪偶家庭,等王美珠長大後,由母親作主,撮合她嫁給母親新家的兒子,母女變成婆媳再續前緣。王美珠也習得一技之長,擅長做裁縫,無論男裝女裝都難不倒她。

 

妹妹王春枝和母親的緣份就完全不同了,或許是民間習俗認為她剋父,也或許母親有所顧忌,更可能是母親新家庭的壓力,讓王春枝感覺母親對她非常冷淡。她常找機會到菜市場等母親可能出現的地方,想和母親相認。有一次她還特別請姐姐製作一件新洋裝,穿上新的高跟鞋去找母親,想不到母親對她一樣冷淡,她傷心的走回家,途經一條小溪時索性走進溪底,弄得全身濕透,腳皮磨破,高跟鞋也浸壞了,嬸嬸見狀趕緊幫她擦藥。

 

「因為母親生了好幾個女兒,始終沒有生男孩。一直到她聽說我生兒子,母親才終於和我相認。」王春枝悠悠的說,這是她深埋在心底的怨嘆,姐姐也是頭一次聽到妹妹這麼心痛的抱怨。不過,看在王美珠女兒李老師眼裡,她也為祖母抱屈,一個戰爭寡婦在戰後保守困頓的年代所要承受的苦,遠非外人所能想像,她覺得祖母很偉大,已經沒有辦法再做得更好了。

 

王春枝擁有一手毛線針織設計及製造的好手藝,她響應當年省主席謝東閔的"客廳即工廠"政策,在自家客廳後面蓋起一排工廠。她說她教出來的學生學藝3個月後,賺的錢比她老公在鐵路局的薪水還多。中國改革開放後她把針織工廠整廠輸出到中國,是戰爭孤兒力爭上游的最佳表率。

 

王春枝因為不想增加祖父母及叔父母的負擔,國小畢業後沒有繼續升學,姑丈看她聰明伶俐,介紹她向日本老師學打毛線,習得一身好手藝,婚後見任職於鐵路局的丈夫薪水微薄,索性開起毛線針織工廠,幫廠商打樣並大量生產,工廠做得有聲有色,中國市場開放後,她把原有廠房整廠輸出到中國,至今還有一個兒子在中國經營工廠,是典型的戰後第一代女強人。

 

想不到一塊差點被敲毁的墓碑,帶出這麼多感人的生命故事;想不到當今在朝人士中許多人的父執輩都曾當過日本兵,對於這段台灣人共同記憶的戰爭故事竟然如此冷漠以對!連自己的歷史都如此糟塌的民族、的執政者,你能想像當外敵入侵時,他們要如何喚起國人抵禦外侮的決心?

 

作者簡介

陳婉真,曾擔任《中國時報》記者、美國《美麗島週刊》創辦人、立法委員、國大代表、台灣產業文化觀光推展協會理事長、綠色台灣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等職務。

她生於彰化縣,從小立志當新聞工作者,台灣師範大學畢業便後順利考進中國時報,仗義執言和使命必達、務實求真的精神,讓她在新聞界以犀利觀點聞名。

她在戒嚴時期挑戰禁忌,即投入政治改革,因此成為黑牢裡的政治犯,但是無畏無懼的堅持理想,不論藍綠執政,從不向威權低頭。

現在是自由撰稿人,想記錄主流媒體忽略的真實台灣故事,挖掘更多因為政權更迭而被埋沒的歷史。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