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美術館即起至7月10日推出《感知自然》展覽,以現場採集創作、複合媒材、AI生成影像及錄像裝置等亮點,詮釋「感知自然」命題下所產生的各種想像。
▲圖片提供/新竹市美術館
人類數十年壽命,有不同的角色,彼此之間就是用不同的行為,互相尊重、成長,藝術家也透過多元方式把人類這些年的資產記錄下來,謝謝大家為這300年城市帶來新的藝術感知。長期關注人類活動與自然系統研究的策展人吳思儒則說,這是真實虛擬互動的時代,很多自然體驗可能來自虛擬,燈光或聲音也可能虛幻,希望透過展覽呈現、讓大家思考新竹的土地以及生活環境。
美術館今年度的策展主軸「生存信仰」,聚焦於人類在疫情下改變生存樣態,各產業發展亦被影響,各種不同的生存形式於此時展開。第一檔展覽為《感知自然》,透過人與環境互動的基底,說明不論在何種時代人類都能感知自然。而本次邀請五位中生代藝術家李蕢至、林安琪、康雅筑、劉辰岫、范欽慧,致力於生態環境觀察,其中多曾獲北藝當代創作獎優選或入圍台新藝術獎等重要獎項,並受邀至國際展出。
▲藝術家李蕢至作品《現在山水》,以代表河流及山林的兩道流線組合而成,盼引發觀者對於人與環境議題的反思;圖片提供/新竹市美術館
文化局指出,藝術家李蕢至的作品《現在山水》,以代表河流及山林的兩道流線組合而成,盼引發觀者對於人與環境議題的反思,同時也呼應美術館座落於護城河畔及公園綠地範疇。藝術家林安琪的錄像作品《她可能來至__社》,藉由三個敘事脈絡探討身份認同、性別、族群、口傳故事、土地流失和散離經驗,《水池中的土地》則探討人為水庫為讓人流離失所的場域,透過一位在被迫流動之下的女性視角,勾勒出跨空間性的對話與跨地域性的禁錮想像。
康雅筑的作品《蠶絲研究計畫第三章—聚而成》,以來自泰國的金黃色蠶繭展開篇章,從落繭、紡輪、蠶嘴、絲糸中,找尋跨越時間與空間交織出的生命篇幅,透過纖維鋪陳出對於當代社會觀察的線譜。「劉辰岫未來敘事實驗室」創作作品則由劉辰岫老師及吳元劭、許雅貞、陳芷渝、黃翊、黃歆、黃靖雅等六位協同創作者,透過實作性研究(Practice-based Research),對自然、科技及人文社會之間的關係提出質問,探討在「後人類世」的環境下未來的美學樣貌。
▲美術館今年度的策展主軸「生存信仰」,聚焦於人類在疫情下改變生存樣態;圖片提供/新竹市美術館
藝術家范欽慧的影音裝置作品《記憶風之所繫》,則以聲音串連風對新竹人所帶來的獨特記憶,透過不同的生命經驗、世代背景、職業專業、性別年齡交織出的故事,讓觀者重新理解那些關於風、更關於新竹的在地情節。另外,館內也展示五件新竹在地畫家之館藏作品,包括蔡國川、舒曾祉、王菁華、姜添旺等人,畫作內容概括新竹城市發展的人文樣貌,像是火車站、東門周邊以及在地河川溪流等等的自然樣貌。
文化局說明,展覽《感知自然》不僅帶領觀眾反思自然資源及強大科技力創造的大量收益,也討論文化融合及環境變遷議題。展期從即日起至7月10日,欲知更多展品內容和活動訊息請上「新竹市美術館」粉絲專頁 查詢,或洽1999市民服務專線,或撥打03-5332841文化局專線。
展覽資訊:《感知自然》
展期│111.5.31(二)-111.7.10(日)9:00-17:00(每週一、民俗假日休館)
地點│新竹市美術館(新竹市中央路116號)
立即加入欣傳媒Line@,月月抽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