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在今(6)日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邀請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來教導家長認識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
國內首例MIS-C 想預防很簡單
近日國內傳出首例MIS-C,這位10歲男童確診時為輕症,2天後痊癒;但1個月後出現發高燒、腹瀉、紅疹、淋巴結腫大等症狀。6月1日診斷為MIS-C。新聞一出引發家長恐慌,不少人擔憂孩子也出現MIS-C。
黃瑽寧表示,MIS-C大約在康復後2到6週可能會發生。但是發生率目前無明確數字。有研究發現亞裔,特別是東方人,MIS-C發生率比拉丁裔或非裔,來得低很多。且感染Omicron的誘發率比過去的Delta還更低,兩者加起來,推論發生率約為萬分之1。 同時黃瑽寧表示,研究發現接種1劑疫苗後,就可以大幅降低MIS-C機率,加上發生率僅萬分之1,家長不必過度擔憂MIS-C的發生。不過他認為家長有必要認識MIS-C,因為孩子感染新冠康復後,身體仍會有反應。「這是病毒已經清除,免疫系統不打算冷靜。」一般來說,兒童在康復後2到6周內出現以下症狀應當將這些症狀通知兒科醫師,早期介入以降低死亡率。
▸出診或結膜發炎
▸低血壓或休克
▸心肌功能受損(包含心包膜炎、腹膜炎、冠狀動脈異常)
▸凝血功能異常
▸急性腸胃道症狀(腹瀉、嘔吐)
▲MIS-C雖致死率為1到2%,但發生率極低。(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黃瑽寧建議 有做這件事就免擔憂
同時在Omicron時代,兒童染疫的狀況,黃瑽寧表示,兒童感染新冠肺炎下有32%為無症狀,68%為發燒,無症狀者有3分之1,11%有咳嗽、流鼻涕或腸胃道症狀。 另外哮吼的案例經常被提起,但100名兒童感染僅有1.5到2人會有哮吼,因此哮吼不算是重要的依據。黃瑽寧表示兒童多數會發燒到39度以上,天數平均在1.7天,大約是2天。
居家照護期間,黃瑽寧提醒,家長需觀察孩子的活動力,退燒後可觀察「精神是不是回來了,會纏著媽媽、抓媽媽大腿,有討拍、討抱都是好現象」;反之重症孩子會完全沒力氣、懶洋洋躺著,這就是值得擔憂的現象。
如需要用藥物,有過半數的孩子會發燒,需盡快給退燒藥。兒科醫師開的咳嗽藥水或抗組織胺等藥品,可依照症狀服用;但他也強調,家長切勿自行購買成藥,必須由兒科醫師為孩子量身打造適合的藥物與劑量。另外居家照護時,需要預防孩子脫水,盡可能補充水分,可適量在水中加入鹽或蜂蜜。
腦炎8大前驅症狀,都是退燒後才會出現的症狀;針對11個月以下的嬰兒,高雄市指揮中心專家會議與護理師公會建議可參考呼吸次數的指標,也就是每分鐘超過50次,特別是退燒後還是呼吸急促,就要送醫。
▲MIS-C常見症狀。(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芒種節氣易引發腸胃濕熱 中醫曝:芒種養生「薑薑」好
▸「清冠一號」投入抗疫! 面對新冠病毒中醫提強身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