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不小心又對孩子大吼大叫的你
韓國最強教養軍師的9大育兒方案,養出「好好講就會聽」的孩子
作者: 崔旼俊
出版社: 采實文化
責任編輯:賴以玲
推薦原因:相較於女孩的容易焦慮和沒有自信,大部分的男孩都活在只要自己稍加努力就會成功的錯覺和虛張聲勢中。在和孩子溝通時,與其質問他都不擔心嗎?不如找出能吸引他的動機,效果會更好!
「我家孩子就算遲到還是一副天下太平的樣子。作業沒寫還是照樣玩遊戲玩到很晚。換做是我,應該就會覺得焦慮……」
接受諮商時,常會見到許多媽媽看見兒子對功課和成績一副無關緊要的樣子就感到焦慮。這時我通常會開玩笑地說:「如果教育子女的目標是為了讓孩子幸福,那這個孩子已經實現了不少呢。」
樂觀的男孩們在成績評價、準備物品、作業等方面無法取得優良成績。以前我媽曾經說過:「旼俊啊,像你這樣功課還沒寫好就開始玩,不會因為內心焦慮,變得不好玩了嗎?乾脆先把功課寫完,要玩再玩吧」,但即使我還沒完成功課就開始玩,也完全感覺不到任何焦慮。相同的道理,我在現場也見過許多「完全沒有任何焦慮的樂天派」男孩。或許男性的腦中有一個在玩樂時比女性更容易忘卻一切的特殊裝置吧。
女孩們就不太一樣了。她們做出激烈努力的動機大多來自於焦慮。擔心自己在放下鉛筆的那一瞬間,不知道會被多少人追過;功課沒寫其他人會怎麼看待自己等等。這些焦慮有時會成為動力和成果。只要對這樣的孩子說幾句激起他們焦慮的話,就能看見他們極度努力的模樣。或許就是因為如此,才會有「女性照鏡子時總是看見自己的不足之處,而男性總是只見到自己帥氣的那些部分」這種說法吧。
因此,即使媽媽問兒子「你功課還沒寫好就玩,都不會心理不安嗎?」也經常見不到效果,因為在他們內心深處的動機機制並不一樣。那麼能夠驅使男孩的動力是什麼呢?如果沒有特定的東西,該用什麼來填補那個會讓人感到焦慮的空位呢?
只要稍微觀察一下不會感到焦慮的兒子,就能發現填補在那個位子上的是「對於自己的理想」。換句話說就是「虛張聲勢」。因此和「都不會焦慮嗎?」這句話相比,改成問他「你能多快完成這些?」效果反而更好。
舉例來說,請從下列兩句話裡面,找出較有效果的那句話。
「你再一直不收玩具,繼續弄亂的話,我就要罵人了!」
「你能在幾秒之內收完這些?」
哪句話對兒子來說更有效果呢?大部分的男孩都活在只要自己稍加努力就會成功的錯覺和虛張聲勢中。從實際研究的結果來看,拿著一個憑空創造出來的虛假數學概念到處問人家「你懂這個嗎?」,回答「懂」的孩子多數都是男生。
虛張聲勢是對自己的理想過高而產生的問題。因此兒子會在「我認為的我和實際的我」之間飽受折磨。孩子也知道自己的樂觀受到了某種程度的扭曲,但是像莫比烏斯帶一樣「一切都會順利」的樂觀將會趕走那些擔憂。
雖然我們用性別說明了習性的差異,但也有例外。有些男孩的焦慮情緒很高,我們必須降低這些無謂的焦慮,才有辦法讓他們投入到一件事情中。反之,在女孩中也有一些孩子完全感受不到任何焦慮。
動機來自於想要在別人面前好好表現的心態(歸屬感)、追求自我滿足和成就的心態(自我實現)、擔心自己會陷入負面情境中的心態(焦慮)、認為自己不如其他競爭者的心態(自卑感)。
如果是一位想要讓孩子有效率地成長的教育者,就必須掌握到孩子心中最強烈的動機為何。
這就是為何即使我們對於不會感到焦慮,總是一副天下太平的兒子說出「你這樣都不會焦慮嗎?」也看不到效果;對已經充滿焦慮的孩子說「如果這次考得很好,我就買獎品給你」,也無法讓他們安定下來的原因。
給成長中的家庭一句話——請不要問孩子「你都不會感到焦慮嗎?」而是改成下列問句:
「你真的有辦法做到嗎?」
整理/賴以玲、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