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 病毒株短時間內造成本土確診人數增加,雖然現在隔離七天後就可以正常生活,如今不少確診者康復後仍留有不適症狀,且這樣的人數也隨之增長,一名 36 歲的吳小姐在 5 月初感染了Omicron,現在已經陽轉陰康復,但仍會乾咳、胸悶與頭痛,持續了將近兩週,吃普拿疼與止咳藥仍不見好轉,生活與工作方面都大受影響。
康復者多轉為陰虛、氣虛!
不少確診者在解除隔離 1-2 週後身體仍有不適,大多有咳嗽、胸悶與喘、頭痛,乏力等症狀。恩主公醫院中醫內科主任廖唯宇醫師表示:「因為 Omicron 病毒的特性在中醫來看主要是肺熱脾寒,而中醫的『熱』在西醫指的是發炎。」
因此,病人在罹病當下可能有明顯的喉嚨痛、咳嗽黃痰,加上生病期間熱久傷陰、久咳傷氣,病人在康復後大多會轉為陰虛、氣虛的體質,肺陰虛便容易造成乾咳氣喘、胸悶,而頭痛則是身體的發炎反應還在。
桑菊飲有助緩解乾咳!搭配穴道按摩
應對肺陰虛的狀況,廖唯宇表示:「治療以養陰潤肺為主,在中醫四診辨證後,通常會開立含有連翹、薄荷、桑葉、菊花等中藥材的桑菊飲,能幫助病人清熱、益氣、緩解乾咳的症狀,而病人也可以透過按摩風池穴、大椎穴,緩解頭痛。」
康復後需注意調理及休養
尤其大家討論度很高的後遺症「腦霧」,研究期刊認為可能是新冠病毒損害腦神經細胞,造成病人常有注意力和記憶力減退、疲乏等症狀,也可以透過石菖蒲、鬱金等等的中藥,輔以針灸,幫助生活回到正軌。
儘管確診後有三個月的「無敵星星」,但染疫康復後多數人仍會因後遺症而感到身體不適,廖唯宇提醒:「身體不適應盡速就醫,若需服用中藥調理,建議透過合格的中醫師開立,並多休息、避免吃冰、熬夜、炸辣等重口味食物,不讓發炎傾向加重,加速體力恢復健康。」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