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樹於1964年參選台北市長的傳單。由於他曾遭受作票而落選,這次他特別徵召集1千多名學生幫他監票,並呼籲選民投完票後帶著手電筒去看開票,萬一遇到國民黨製造停電奧步就打開手電筒,以避免選票被偷換掉包;加上美國方面相當注意這次選舉,對國民黨提出警告,終於獲得勝選。但也讓蔣介石決定把台北市改制為院轄市,首都市長改為官派,高玉樹續任官派市長。他任內開闢多條馬路,讓台北市粗具首都規模。(圖/取自網路)
作者/陳婉真
小時候常聽說外公和外婆年輕時曾到中國,還去上海、杭州等地遊玩。那時剛唸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那句話,那時又是國共抵死不相往來的年代,對於他們有幸能暢遊人間天堂杭州西湖羨慕不已。
我的外公名叫李元,家裡是米商,他和我的兩個舅舅都畢業於日治時期的台北工業學校(今台北科技大學),他的大哥李清枝,在今台北市中山北路大同公司對面開設一家「台北鐵工所」,戰時可是重要的國防工業。因此,即便在戰事最吃緊,全國實施配給制時,絕大多數台灣人只能吃番薯籤,他們家每天還可以吃到白米飯;二哥李銓在西門町開設「美都麗戲院(即後來的國賓戲院)」,小時候外公曾帶我到戲院去看一部電影《江山美人》,女主角是林黛,至今印象深刻。
這兩張照片是我外公於戰前在上海開設太陽咖啡廳(Cafe Taiyo)的外觀及員工合照,三層高的樓房外牆貼有"捷報社"招牌。(圖/陳婉真翻拍或拍攝)
外公的日本名字叫松山吉助,難怪外婆每次都叫他「吉仔」,一直以為是偏名,原來是皇民化運動後,他登錄在戶口名簿上的名字;外婆的名字是松山石枝。
兒時每年暑假都會跟著母親回台北娘家住上一、兩個月,現在回想起來,母親應該是趁機逃離彰化的老家;因為身為長媳,除了帶5個小孩,還要養豬養雞鴨洗衣作飯,工作太勞累,更何況我的阿嬤是一個非常能幹強勢的婆婆,婆媳之間的齟齬難免。
外婆名叫林阿玉,明治38年(1905年)出生,父親是大稻埕商人,母親早逝,主要是靠她外婆帶大的,她畢業於靜修女中,沒有母親的姑娘結婚時嫁妝還不少,讓外公家族長輩相當訝異。
她的個子非常瘦小,身高幾乎只有外公的2/3,感覺外公一隻手就可以輕易把她提起來。
記憶中的外公長得英挺瀟灑,高玉樹的母親高李市是他的大姐,高玉樹的體型和外公很像,長相也差不多,感覺高玉樹是繼承了李家的英挺外貌。
我是直到近幾年才大略知道,外公當年其實是去上海開設特種行業,也就是有侍女陪酒的酒吧,那還是根據兩張外公留下來的照片看出來的,至於開多久?有沒有賺錢?什麼時候回到台灣?一連串的問題已經無從得知了。
我有記憶以來,外公就是外婆口中的賭徒,他每天早上起床後開始在客廳作早操,作完早操後開始整理他的腳踏車(台北人叫「孔明車」),他不只穿著整潔,頭髮梳得油亮,連腳踏車及皮鞋都擦得光亮如新,然後才出門。
印象中那時他應該有六十多歲了,母親說他在「中央市場」(今台北農產運銷公司)上班,原來那時高玉樹當市長,高玉樹後來曾告訴我說,他小時候曾一度借住外公家,或許因為這層關係,看他年老生活清苦,就在中央市場幫自己的舅舅找個閒缺。
外公常常一出門就搞失踪,幾天後才回家,外婆說他去賭博了,賭到忘了回家,至於他究竟賭什麼?輸了多少錢?都是一個謎,我只知道他因為愛賭博數度搬家,從衡陽路搬到中山北路再搬到大龍峒。房子越搬越小,外婆每天就忙著把手頭有的錢四處藏起來,以免被外公找到又拿去當賭本,然後每天花很多時間在客廳拜祖先及神明,請祖先神明讓外公別再賭博,有時還特地跑去恩主公(行天宮)拜拜,但好像都沒效。
外公的大哥李清枝戰前開設的"株式會社台北鐵工所",於1941年明治節(11月3日 ,明治天皇生日,是國定假日)攝於神社前。外公有個兄弟,9個姐妹,大姐李市是前台北市長高玉樹的母親。(圖/陳婉真翻拍或拍攝)
高玉樹曾在他的回憶錄裡面提到他的母親,說她是一位偉大的女性,也是他一生的大恩人。他說:
「她非常堅強,看我祖父(做生意)失敗,知道這樣下去不行,就把自己的金飾包括戒指、手環、項鍊等全都拿出來賣了,賣了三百多元,帶著我們兄弟到台北蓬萊町租房子,在「台灣文化協會」成立地--靜修女中的附近,也就是江山樓那條街和寧夏路交叉的第二間,一房一廳。
「我母親把我轉到太平公學校就讀,安頓就緒後,她花了六十多元,買了一部用腳踏的勝家(Singer)縫紉機,專門替人縫製衣服。
「她勤奮認真,每天都工作到深夜一、二點,寒夜淒淒,努力不懈;早上又一大早就起來,沒有假日,沒有休息,數十年如一日,為的是撫育我們兄弟,撐持整個家庭。」
至於我母親最常提起她這位大姑的故事是:她早年曾到木柵仙公廟(指南宮)求神明託夢,夢中看到好幾缸大水缸,其中有一缸水特別清澈,原來那缸水代表高玉樹。果然他後來一路官運亨通,戒嚴時期突破國民黨的重重封鎖,得以選上台北市長;蔣介石為了不希望首都市長竟然選不過黨外的高玉樹,而將台北市改設為院轄市,高玉樹又擔任官派的市長,後來還擔任交通部長及總統府資政等職,在台灣黨外運動史上也有許多讓人津津樂道的小故事。
外公和外婆人生最後幾年都罹患了失智症,大舅媽照顧他們備極辛苦。大舅媽說,外婆失智多年後,依然保留在家裡四處藏錢的習慣,即便到了自己的兒女都認不得的重病時期,她還是每天在客廳拜祖先神明,祈求外公不要再賭博,可見賭博這惡習為害外婆有多深。
外公比外婆晚幾年後也罹患失智症,他們兩人過世時我已經成為黑名單,無法回台奔喪。外公過世前不久,時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的高玉樹到美國訪問,特別抽出時間和我見面,我拜託他設法讓我回台看看外公(他的親舅舅)。他回台後努力了一陣子卻徒勞無功,憤而投書報紙批判黑名單的不合理,說連他政務委員作保都無法保我回台奔喪;我第一次闖關回台不成又被抬出國門,他也對執政的國民黨多所指摘;後來我參選,他更是每次必到,還站台演講,「老市長」的魅力讓許多選民回味無窮。
高玉樹是台北市戒嚴時期唯一打敗國民黨提名候選人的市長。由於他的工程背景,台北市至今粗具首都規模的重大建設,特別是交通幹道的拓寬與興建,例如南京東路、金山南路、中山北路劍潭段以北、敦化南北路、仁愛路…,都是在他任內完成的。
位於中山北路四段,圓山飯店下方的劍潭公園,牆上壁畫為顏水龍在高玉樹任內製作完成的"從農業到工業"水牛圖。(圖/陳婉真翻拍或拍攝)
高玉樹透過師大美術系教授廖繼春推薦,聘請顏水龍擔任台北市政府顧問,至今中山北路劍潭公園還保留有顔水龍的馬賽克壁畫「從農業到工業」水牛圖。此外,留法的顏水龍特別仿照巴黎街道設計,設計了仁愛路圓環及敦化北路的林蔭道,讓台北市稍具首都的格局。
高玉樹說,他當初規劃仁愛路及敦化北路的百米寬大道時,遭到部分人士的反對,說馬路開那麼寬又不是要開飛機,直到多年後林蔭大道成形後,才有人贊同他的遠見。
至於打通金山南路時,更碰到拆遷戶強烈抗議,因為那邊有很多隨國民黨來台的老芋仔違建戶,他還多次遭逢死亡威脅,「如果不是抱持極大的決心,那條路不可能打通。」我相信他的說法,他也是台北市歷任市長建設最多的一位。
他曾開玩笑說,如果要他許願:想要留下什麼給台北市時,他最想在仁愛路及敦化北路圓環上,樹立他的銅像,以紀念這兩條當年辛苦開通的大馬路。只可惜健忘的台灣人,至今還有幾人記得台北市曾經有這麼一位勇敢對抗威權、開創許多紀錄的高玉樹市長?
作者簡介
陳婉真,曾擔任《中國時報》記者、美國《美麗島週刊》創辦人、立法委員、國大代表、台灣產業文化觀光推展協會理事長、綠色台灣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等職務。
她生於彰化縣,從小立志當新聞工作者,台灣師範大學畢業便後順利考進中國時報,仗義執言和使命必達、務實求真的精神,讓她在新聞界以犀利觀點聞名。
她在戒嚴時期挑戰禁忌,即投入政治改革,因此成為黑牢裡的政治犯,但是無畏無懼的堅持理想,不論藍綠執政,從不向威權低頭。
現在是自由撰稿人,想記錄主流媒體忽略的真實台灣故事,挖掘更多因為政權更迭而被埋沒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