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傳媒/記者郭政隆報導〕軍輝橋始建於民國22年,原名為白鷺橋,也是嘉義昔日的八景之一,民國48年在八七水災中遭洪水所沖毀,並由當時駐防的國軍官兵協助重建,再於民國49年完工通車,而為紀念,同時感念勞苦功高的國軍官兵,因此改名為「軍輝橋」;軍輝橋之後曾於民國67年拓寬,迄今已逾40餘年,為維護用路安全,市府與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五區養護工程處等多個單位共同努力爭取「台18線軍輝橋改建工程」,預計113年10月完工。
嘉義市長黃敏惠說,軍輝橋橋齡逾40年,歷經八七水災、莫拉克颱風等侵襲,橋墩裸露、通洪斷面無法滿足現今河川治理計畫要求,為守護市民用路安全,感謝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五河川局等多個單位共同努力,相信未來軍輝橋改建,不僅能提升能橋梁安全及行車安全,更能增進公路網路運作效率帶動產業及觀光發展。
台18線西起嘉義太保高鐵站附近,東至塔塔加遊客中心,全長約109公里,軍輝橋為行經嘉義市跨越八掌溪的連外主要橋梁,因興建及擴建均已逾40年,橋長不符最新的河川治理計畫寬度,故納入省道改善計畫-橋隧安全可靠度提升與延壽內辧理改建,計畫經費約9.70億元,工期900日曆天。
市府工務處表示,為了橋梁改建需要,市府積極配合辦理都市計畫變更,順利於110年5月7日完成「變更嘉義市都市計畫(部分河川區為河川區兼供道路使用)」將都市計畫使用分區變更拓寬為25米寬含河川區兼供道路使用,未來改建後軍輝橋長度295公尺,寬度25公尺,橋梁主跨長度達84公尺直接跨越深槽河道,有效解決通洪斷面不足及橋梁老舊安全疑慮問題,而改建後軍輝橋雙側仍有2.5米寬人行道,也設置了3米寬中央分隔帶,藉以規劃偏心左轉專用道,未來車流不再回堵、減少交通事故、提升用路安全,對於整體景觀之營造及融合市府非常重視,期望公路總局在軍輝橋改建上路燈、欄杆、人行道等設施能與水岸整體景觀相互襯托呼應。
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五區養護工程處指出,新建後的軍輝橋直接跨越深槽河道,可提升橋梁的行車安全度及可靠度,考量減少對原有用路人交通的衝擊,開工後先於上下游分別新建1座通行便橋,將原先的車流及行人分別改道至通行便橋上行走,再進行既有軍輝橋一次性的拆除及改建,以縮短橋梁改建的施工期程,期盼地方對本工程的支持與協助,以利工程如期如質完成,提供嘉義市前往阿里山之主要通道,可促進嘉義縣市觀光遊憩資源整體規劃與開發,帶動其經濟發展與繁榮,整合沿線旅遊景點,活絡嘉義縣市觀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