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十大死因中,高達九項為慢性疾病,除此之外,許多疾病發生得太突然,甚至可能瞬間就奪走性命,因此平時的健康管理就相當重要,而除了透過健檢,在新科技時代中,用手機也能夠監測自身身體狀況。
是方電訊推出「是方 i 健康 APP」,協助民眾進行自我健康管理,彷彿雲端隨身管家就在身邊,時刻提醒民眾健康資訊、罹病風險以及應注意事項。
以「華人數據資料」為依據 協助了解自身健康狀況
是方電訊總管理處顏景祥副總經理指出,「許多穿戴裝置,會顯現自律神經好不好、壓力指數等參考值,而這些參考值要更精準才會有實質幫助。」是方 i 健康 APP 會彙整歸戶個人健康數據(例如:日常生理量測、運動、飲食、飲水、健檢數據、睡眠)等資料進行分類,方便使用者查看。
此外,APP 目前已具備智慧穿戴 (如:Garmin)、生理量測裝置資料上傳,此外,還可支援蘋果健康 (Health Kit) 及 Google Fit 健康資料串接,今年持續進行 Fibit 穿戴、歐姆龍量測等,也會增加健康存摺的整合服務。
顏景祥表示,亞洲人與西方人基因、體型身高、血管伸縮程度、耐受度皆不同,健康標準也不一樣,是方 i 健康 APP 利用 500 萬名華人資料庫,隨時提供健康資訊、分析。
不同於其他 APP,是方 i 健康 APP 的健康分析以華人數據為依據,利用超過 500 萬人,資料期間長達 20 年,超過一億多筆華人健康資料庫,包含國人健康檢查、健保就醫等數據資料,並考量遺傳、行為與環境三大健康影響因素,以大數據分析及機器學習技術所建置。
此外,是方 i 健康 APP 還有飲食 AI 辨識與營養分析功能,並針對國人常吃的中式熱炒、夜市小吃等納入辨識資料庫,民眾不用煩惱會出現辨識問題。
不是未罹病就代表健康!「亞健康族群」應注意罹病風險
而不止已經罹病者,健康的民眾也須隨時注意身體狀況,「亞健康族群」尚未有明顯的疾病癥狀,甚至健檢報告上也未出現紅字,若疏於健康管理,反而容易提高未來可能的潛在罹病風險。
是方 i 健康 APP 引進的健康風險分析系統,可利用個人生理體徵值、家族病史及健康生活行為等資料,計算出個人的健康分數,進行整體評估,進一步定位目前健康狀態屬健康、亞健康、或已經進入疾病狀態,並透過量化方式,觀察健康分數變動的速度,並協助及早預防疾病。
「健康分數、三高風險指數、常見疾病風險」,可預測罹病風險
是方 i 健康 APP 投入最多 88 項生理指標、及 60 項問卷 (包含家族及個人病史、健康生活習慣、身體狀況等),將人視為整體生態系進行評估,以健康分數作為基礎,目前除提供國人常見的三高疾病風險指數外,陸續會再新增「器官年齡」老化評估;協助亞健康族群全面盤點「15 項疾病風險 / 風險倍數」,找到需要優先著手改善的病症,有助於提前預防或管理。
- 健康分數:依年齡、生活習慣、個人或家族病史、檢驗結果變化,定位個人整體健康狀態,作為個人疾病風險分析的基礎,並透過綠、黃、紅、紫的燈號方式,知道自我健康狀態是屬於健康、亞健康、疾病狀態或嚴重疾病的狀態。
- 三高風險指數:三高風險指數分析能夠呈現個人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風險,並計算風險倍數,判斷個人罹病風險是否較同性別、同年齡層的華人高, 協助民眾了解自身罹病風險。
- 常見疾病風險:計算個人罹患 15 種慢性疾病、病症的風險值及其變化趨勢,分析未來風險值的走勢,同時可和同性別的華人疾病風險相互比較,並計算各種慢性病的風險倍數。
- 器官年齡:由身體年齡進行延伸,評估心、肺、腎、肝、血管、關節、腸胃等器官的老化情形。
是方電訊新事業發展部經理鄧小雅指出,是方 i 健康 APP 最大特色是以華人數據進行應用,希望讓民眾在資料搜集方面可以更便捷,因此近期也陸續和各個品牌進行穿戴裝置的串接,並串連健康存摺,以打造彙整個人所有健康紀錄的平台。
此外,平台同時也會根據平日上傳的資料進行分析,例如使用者習慣每日某個時間點運動,系統會於運動前先推播天氣狀況,事先提供資訊讓個人活動安排更順利。
顏景祥表示,APP 的分析、提醒功能相當重要,希望 APP 可以扮演提醒者的角色,並協助分析穿戴裝置所記錄到的資訊,讓民眾更了解自身健康狀況。
文/李祉函、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最方便的健康管理App!是方 i 健康紀錄個人飲食、運動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