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范麗玉/綜合報導
五十餘年前的臺灣,黃梅調曾經是讓民眾闔家共賞的娛樂活動,其中插曲支支動聽、膾炙人口,不論都市或鄉村,不論學者、官員或小市民,不論中老年人、青少年乃至國小兒童,……黃梅調歌聲幾乎傳遍臺灣各縣市,儼然成為臺灣當時最流行的文化現象,當年許多「黃梅調迷」,如今多已步入中年,回憶兒時,黃梅調歌曲仍然能夠朗朗上口。
六○年代轟動臺灣的「黃梅調」歌曲,它的前身其實是安徽黃梅戲,而「黃梅戲」的音樂源頭卻在湖北,也被稱為「黃梅調」或採茶調、黃梅歌,雖然「黃梅戲」與「黃梅調」有淵源關係,但並非一物。安徽「黃梅戲」自1952年起,逐漸從小戲發展成大戲,邁向成熟與精緻,這也因此影響了香港電影界,陸續拍攝出兼具傳統戲曲與現代電影美學的黃梅調電影,更成為當時臺灣的流行文化。黃梅調電影雖然運用黃梅戲腔調音樂與表演藝術,但演員的舉手投足,更發揮了傳統戲曲趨於生活化的表演極致,完全拋除戲曲的制式框架,唱腔技巧也因方言與國語之別,而有所創發。
中正紀念堂「歌咏黃梅調」研習課,自2014年1月開課,每年3期,分別為1至4月、5至8月、9至12月,至今已進入第八年(22期),八年來培育不少黃梅調精英人才,並獲選參加「蘭之馨黃梅調劇藝坊」的公演。
好嗓子是可以練的,好韻味會是要有技巧的。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大師王友蘭教授帶著學員從「本嗓美聲法」的「發聲、運氣、咬字、韻味」的加強演練,讓「黃梅調迷」唱得「更悅耳、更動聽」,對於從小酷愛的黃梅調,不僅朗朗上口,還能開懷自如、過足戲癮,「更上一層樓」!
111-2「歌咏黃梅調」目前招生中,四月底報名截止。詳情搜尋關鍵字「歌咏黃梅調–藝文活動平台」,洽詢專線:02-23431100分機1112中正紀念堂管理處推廣教育組連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