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鳳媖/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跨域攜手佛光山體系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4月7日於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辦簡單隆重的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宣示雙方共同以人文關懷為出發,以工藝為媒介,實踐社會價值,朝共好社會前行。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張仁吉表示,佛光山的基本精神就是慈悲、喜捨,主張人間佛教的圓滿、和諧社會,而這個部分跟國立臺灣工藝研究中心主張基本的人本關懷是一致的,回望過去百年來台灣工藝,從生存到生計到目前的生活到以至於未來的社會力,這是一種自然的關係,也就是所謂的物質的植物種子概念,強調自然、強調循環、強調寬容,不排他,這正是我們想要的「臺灣綠工藝精神」,以自然、循環、平衡、寬容、生命力,和頂真精神、工作倫理、愉悅勞動、生活美學等,促進工藝與社會的互動連結。主張自然生態的種子教育與佛光山所提的環保、心保一致,尊重自然,關心的是環保固碳以及國際減碳的觀念。
本次與佛光山體系的協力,是又一次創新嘗試,企盼未來透過五大系統,積極推動雙方合作交流。其一,以「工藝展覽活動」為介面,傳遞工藝手作的溫暖,推動全民生活美學。其二,搭建起「工藝修復」的平台,推展工藝修復知識與服務,體現愛物惜物的精神。其三,促進「工藝市場拓展」,強化新時代的多元行銷管道,創造工藝美學經濟,更涵養常民生活文化底蘊。其四,落實「工藝教育扎根」,以工藝融合教育,培育新世代的工藝人才,以充滿五感體驗的手作工藝,豐富全人學習與幸福。其五,共創「工藝價值的社會實踐」,以工藝投入社會服務,透過跨域策略聯盟與公民互助,形成「希望‧ 療癒 ‧ 陪伴」的力量,締造美善的社會。如同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所言,心中的喜悅就是心靈的滿足充實,亦是人間淨土,我們以工藝為媒介共同建構人間淨土及良善的社會。
佛光山提倡所謂「人間佛教」,長期致力於推廣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志業,擁有廣大信眾基礎,在海內外設有300餘所寺院道場,29所美術館,還有16所佛學院、4所社會大學、多所中小學、幼稚園等。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表示,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與佛陀紀念館結盟交流有三大重要意涵,首先以人為本乃是本著公共服務的態度如何將工藝轉變為人民的需求、變成社會共有的記憶與需求;第二部分則是智慧創新,如從人間國寶陳啟村老師手上的一塊木頭象徵傳承過去的文化與技藝,每件作品都充滿生命與故事,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引領之下讓國寶級的工藝師從傳統走入智慧創新,與佛光山提倡的文化精神相符。第三為利他精神,工藝技藝讓人民生活更美好則是利他的光輝,很榮幸透過這次與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合作讓人間更善美,讓工藝走出臺灣,提升國際能見度,相互友好共同提升臺灣工藝文化。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與佛光山人間文教基金會,雙方以工藝價值和人本理念為核心,秉持利他的精神,未來透過系統性的合作以及實質工作的推展,借助彼此的力量,共同來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共同來回應社會對美好、共好生活的殷切期盼。(照片提供: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