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麥當勞 應曉薇 九淺一深

“星鏈”被用於俄烏戰爭,中國會做好迎戰準備嗎?

很角色/很角色時報 2022.04.06 10:44

【記者蘇健中整理】

俄烏戰爭戳穿美國謊言! “星鏈”被用於戰爭,中共會做好3大準備嗎?

3月21日,俄媒證實俄黑海艦隊副司令、一級艦長安德烈·帕利在馬里烏波爾戰役中犧牲。 這已經不是俄羅斯犧牲的第一位高級將領,事實上在俄烏戰場上,俄高級將領屢次遭遇“斬首行動”。

其中確實有“第五縱隊”的關係,但更重要的是,在俄烏戰場上,美國除了沒有派兵直接參戰之外,竟是在場外“遙控”這場戰爭。 換句話說,美俄已經在戰場上交鋒了!

這是什麼意思呢?

2015年,素有矽谷鋼鐵人之稱的馬斯克突然宣布,SpaceX將啟動一個名為“星鏈”的計劃,該計劃預計在2019年到2024年期間,在太空近地軌道部署1.2萬顆衛星。

這些衛星幹什麼用呢?

給出的說辭,肯定是“造福人類”這樣冠冕堂皇的神聖理由。
結果,俄烏戰爭戳穿了美國政府以及馬斯克打造“星鏈”計劃的謊言? 因為,“星鏈”成為了美國用在俄烏戰場上的“殺人幫兇”。
2月26日,曾是無數人偶像的馬斯克,親自宣布“星鏈”服務系統將在烏克蘭戰場上啟動,並向烏克蘭發送更多的終端。
截至2022年1月16日,正處於運行狀態的“星鏈”衛星達到了1469顆,並且還有272顆正在進入軌道。
這意味著,在馬斯克決定讓“星鏈”加入到俄烏衝突這一刻,戰場上的俄軍頭頂上,便多出了至少1469顆“眼睛”,死死地盯著俄軍的任何細微行動,而且完全不需要眨眼睛。

你以為這就夠可怕了嗎? 還沒完呢!
美國利用大數據和AI人臉識別技術,在“星鏈”與無人機的交叉互動下,開始搜索有價值的“斬首目標”。 這些無人機的操作者,其中不乏西方國家派出的一些以“僱傭軍”身份,幫助烏克蘭戰鬥的技術人員。 但是,提供數據、AI技術,甚至防範俄軍通過“黑客技術”截獲無人機的“安全團隊”很可能在烏克蘭這個國家之外。
這意味著,美國不僅介入了俄烏戰場,很可能還在“遙控”這場戰爭。
哪怕俄軍撕掉軍階,也擋不住頭頂上的1400多顆“眼睛”,更擋不住無數無人機在天空中邊穿梭,邊進行人臉識別。
可怕的事情,到這裡就結束了嗎? 並沒有結束。
無人機可以直接執行“斬首行動”,但是無人機目標還是比較“大”。 只要俄軍小心防範,是能及時發現和做出反應的,起碼不容易被烏軍的無人機偷襲。
這時候,美國跟俄羅斯玩了一個“陰招”。

他們怎麼做的呢?
先讓頭頂上的那些密密麻麻的“眼珠子”,盯緊地面上俄軍的動向。 隨後藉助連通的大數據,以及裝有AI人臉識別的無人機開始比對目標身份。
確定目標後,無人機會遠遠地跟著目標,而後台會給前方不同的“戰鬥小隊”下達任務。 比如到某個指定位置集合,但具體要幹什麼,卻不會告訴你。
等到“任務小隊”全部到位後,這時候後台會下達指示,擊殺某人。 這個人,就是被“人臉識別”的最有價值的俄軍高官。
這種操作方式,有點像“網約車”。 下單後,司機不知道顧客是誰,他的任務就是把車開過去,等待與顧客碰面。 同樣的道理,接到“任務的小隊”,因為不知道是什麼任務,所以能起到很好地保密性。
試想,三四個人組成的戰鬥小隊,按照任務要求,扛著火箭炮就過去了。 發射兩三枚砲彈後,直接跑路。 如果這樣的小隊化整為零,幾十個,甚至幾百個出現在戰場上,全靠“接單”之後的任務指示,進行戰鬥。
俄軍的處境會是什麼樣子呢?
這種新型的戰鬥模式,我們姑且起名為:“接單打擊”。

那麼,如果中共在未來,需要面對“統一”戰爭的時候,美國是否也可以不出面,直接通過“任務下單”與中共打一場巷戰,並藉助無人機進行騷擾、跟踪以及執行“斬首行動”。
不知道各位聽到這裡,感受是什麼?
但我個人的感受,是中共會不會後背發涼?
未來可能會面對上萬顆“星鏈眼睛”,還會面對大數據、AI人臉識別技術和越來越先進的無人機。 這樣的仗,該怎麼打?
總不能所有人都戴著面具上戰場吧,這也太low了。
我們先來看看俄羅斯的做法。
俄羅斯派出了“電子戰部隊”,但與這支部隊相關的情況,在俄羅斯各個官方媒體上雖然沒有查到具體信息,但從烏克蘭方面公佈的信息來看,“電子戰部隊”確實已經出現在了戰場上,而且損失並不小。
有烏克蘭方面消息稱,3月5日,烏軍在南部尼古拉耶夫附近對俄軍展開了伏擊,擊毀了一輛“托恩”電子戰車。 該戰車一般裝備給電子戰連隊及以下偵察分隊,主要用途就是展開機動偵察。
3月6日,烏軍公佈基輔外的俄空降部隊編隊中,出現了RB-301B“鮑里索格列布斯克-2”無線電偵察干擾車的身影。
然而,僅僅過去不到一周時間,烏軍便俘獲了一輛該型號的電子戰車。
3月12日,隸屬烏軍第10山地突擊旅,竟在戰場上俘獲了RB-301B“鮑里索格列布斯克-2”戰車。 同一天,烏軍還拍攝到俄軍的“海底動物”電子戰車出現在烏克蘭戰場上。
3月16日,烏軍發現隸屬俄軍的“勇士戰歌”RB-109A(Bylina)全自動干擾戰車現身戰場。
3月18日,隸屬俄軍的Rtut-BM,即“水星-BM”電子戰車被烏軍俘獲。

具體的就不再細數了,俄軍正在適應新戰場,並將無人機系統與電子戰能力相結合,對敵人展開干擾、欺騙和壓制。 雖然還略顯生疏,但戰果斐然。
3月22日,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伊戈爾·科納申科夫少將表示,截至目前已經擊毀的無人機多達230架。 而在前一天,俄軍動用了“匕首”高超音速導彈,直接從1000多公里外,精準摧毀了一處位於山區的地下軍械庫。 並在同一天,隸屬烏軍的4個指揮所、5處武器彈藥庫、65處軍事裝備儲存場所被俄軍“拔掉”。 由此可見,俄軍正在加快清理“無人機”以及美國等西方國家提供的相關電子戰設備。
除此之外,在對付西方的電子戰與無人機方面,俄軍表現最亮眼的手段,也包括借助五代戰機與“匕首”這樣的高超音速導彈,對敵人實施難以攔截的精準打擊,讓敵人防不勝防。
可見,以“電子戰”配合快速、精準打擊,是目前對付“無人機”搭配“衛星眼睛”的唯一辦法。
當然,俄羅斯也有能力將“星鏈”衛星,像當年的後裔射太陽那樣,將它們給射下來。
但問題是,即便真的和美國鬧翻了,要想把這麼多顆衛星射下來也不容易。
更可怕的是,這些“星鏈”衛星是可以移動的。 倘若在“打紅眼”之後,這些“星鏈”故意撞向俄、中兩國的衛星,又該怎麼辦呢?

目前來看,無解。 不過,這場俄烏戰爭也給中共提了一個醒,那就是一定要做好3大準備。
第一,在大數據、AI智能技術的賽道,絕對不能落後。
第二,美國已經建立了“太空軍”,中共也要想辦法推進太空武器。
第三,電子戰將成為未來戰場的主流,無人機將成為戰場偵察與生命收割的主角。
除此之外,還需要提高一個警惕,但凡由美國國防部支持的美國科技企業,應該小心了。 無論是馬斯克的“星鏈”,還是祖克柏的Facebook,包括在整個西方國家都在使用的“Google”,這些企業在“特殊時刻”,都會是美國用作“戰爭的工具”。
在當下這個時代,數據很重要,國外企業在中國獲得的數據,一定會被要求留在中國。
很多人,希望中國能與美國好好在戰場上“較量一番”,甚至表示身為退伍軍人的自己,願意參戰,乃至介入其他國家的戰爭對抗美霸權。
我想說的是,這份勇猛與護國熱情值得稱讚,但還是盡可能避免戰爭。 避免不代表迴避,中共需要時間壯大自己,尤其是發展軍力和軍事科技。
如今,戰爭的方式已經變了,若真的爆發了戰爭,要解決的不只是戰場問題,還包括各種方方面面。 所以,不能輕啟戰爭,更不能輕言戰爭,但中共一定會做好戰爭準備。
今日的話題確實有些沉重,畢竟僅僅是一場美國站在幕後的“遙控戰爭”,便能夠令強大的俄軍也吃了不小的“悶虧”。
不過,我們更願意相信,這場俄烏戰爭就像當年的科索沃戰爭一樣,徹底讓中共看清自身與美軍的實際差距,並在未來的軍事、科技等更多領域,迎頭趕上。
同時,中共也會通過俄烏戰場复盤、推演,做好“戰爭預演”。 一旦變數真的來臨,中共應該不會面對一場毫無準備的戰爭。

這篇文章 “星鏈”被用於俄烏戰爭,中國會做好迎戰準備嗎? 最早出現於 很角色時報

熱門關鍵字:

大陸新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