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麥當勞 應曉薇 九淺一深

母吞嚥困難3個月掉3公斤 女兒細心「剪碎排骨」卻引這病反覆住院

匯流新聞網/陳 鈞凱 2022.03.29 10:43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有吞嚥困難的老人家,比例比你我想像的都高!台大醫院指出,依研究發現,在社區中就算沒有明顯疾病的長者,仍有10到12%有吞嚥困難的問題。一般人總以為把食物剁碎、打成泥就好?台大醫院就收治一名78歲婦人,中風後進食出現問題,女兒擔心母親營養不良,不但用心購買了媽媽愛吃的排骨便當,更費心地把食物剪碎,沒想到卻因吸入性肺炎反覆住院。

台大醫院營養師鄭千惠表示,該名婦人在去年中風痊癒之後,其實假牙就有不合的狀況,但她仍勉強戴上去,影響所及,吃個飯往往要花上個2、3個小時,進食過程長且容易咳嗽,短短3個月體重就減輕了3公斤,讓女兒擔心母親會營養不良。

吞嚥困難,把食物剁碎就好?把食物打成泥就好?鄭千惠強調,這是一般人最常見的迷思,事實上,把食物剁碎可能有小顆粒殘留在口腔,容易出現像婦人這樣的狀況。另外,食物太稀會嗆到 、太稠會殘留不好吞嚥,同樣都有風險,甚至容易越吃越瘦,比較學習正確的製備食物技巧。

讓照顧者能清楚了解吞嚥困難飲食的分類標準,台大醫院治療團隊今(29)日就發表專為吞嚥困難患者依照國際吞嚥困難飲食IDDSI食物及飲品分級標準,量身設計的飲食指南《全彩圖解吞嚥困難安心照護飲食全書》,這也是國內第一本相關專書,提供八大類食譜以及93道分級示範食譜,幫助民眾輕鬆學會IDDSI好嚼好吞食物製備技巧。

鄭千惠說,以該名婦人為例,經過醫療團隊評估後,其實可吃糊狀或溼潤細軟的食物(IDDSI 4-5),液體稠度(IDDSI 2-4),病人的進食與健康情況大獲改善。

台大醫院復健部醫師蕭名彥提醒,吞嚥困難常見的表現,可粗略分為三種:容易嗆到、吞不乾淨、吞不下去,這些表現可以同時出現,也可能互相影響,由於這些年長者大都還能經口進食,但如果一不小心,食物可能會誤入氣管而造成吸入性肺炎,甚至死亡。而吞嚥困難可能引起許多合併症,包括營養不良、脫水、呼吸道感染、吸入性肺炎、功能障礙、虛弱、住院治療、再入院率和死亡率增加。

台大醫院復健部語言治療技術科主任張綺芬指出,除了高齡長者之外,有腦傷(如腦中風、頭部外傷、腦瘤)、神經退化性疾病 (如帕金森氏症、失智、運動神經原病變等)以及頭頸癌病人 (如口腔癌、舌癌、喉癌、鼻咽癌等),或是其他因素(如精神性吞嚥困難),全都是吞嚥困難的高危險群。

張綺芬說,目前可以利用食物,像邊吃邊進行吞嚥訓練的「直接吞嚥訓練」的方式,或者不使用食物為訓練材質,只加強參與進食吞嚥過程的肌肉動作能力與神經協調反應的「間接吞嚥訓練」,來強化舌頭、雙唇、臉頰、軟顎、咽部、聲帶等肌肉運動能力與神經協調反應。

台大醫院指出,所謂的IDDSI是依吞嚥與咀嚼能力訂出不同等級的食物質地與液體稠度,以符合個體差異,促進吞嚥安全。其中食物(Foods)分為 3∼7 等級,飲品分為 0∼4 級。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3月底「56.4萬劑疫苗過期」將銷毀 陳時中:寧願有剩也不要不夠

5移工改判本土感染 羅一鈞扮柯南:驚見防疫旅館內「不尋常開關房門」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