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小凌】以「儀式,是一場精神洗澡」作為出發點,將展場打造成具獨特療癒祕方的「大型浴場」,以49位作家的日常儀式為核心,區分為手、鼻、耳、口、足、心等6大療癒類型,並依據不同療癒類型打造六種浴場獸融入展場空間,引領民眾探索這場療癒身心的旅程,現場以影像、音樂、香味、物件等方式,重現作家的私人療癒儀式,並帶領讀者現場親身體驗,感受儀式療癒身心的魔力。2022臺北文學季「文學療癒場」特展26日起於剝皮寮歷史街區展出。
作家林立青寫下個人儀式,掛在展牆上與民眾分享。文訊提供。
臺北文學季計畫總策劃封德屏談到,展覽就是一種精神洗澡,透過文學和文字來串聯作家,呈現臺北市的珍貴。參展作家鴻鴻則認為展覽主題很吸引人,「這次比較著眼在中生代和新生代等正處於創作盛期的作家,我覺得非常感動……我們生活週遭活生生的東西,能拿出來的,大家都會盡量貢獻」,展覽也提供作家機會,展現除了文字以外的面貌,和讀者產生第三類的接觸。
「展區整理浴場」入口處藉由「置物櫃」的設計,呈現進入浴場前需將外在物品褪去,用雙手的清理與重整的意象,透過物理上的整理,進而帶動內心的整頓。跟著作家一同找到秩序的整理歷程。現場展示11位作家的私人物品,如陳雋弘整理書櫃與CD櫃的用具、追奇睡前床頭會整理的東西等,透過物件的呈現,立體化作家們的「整理」行為。
「展區聲香浴場」透過香味及聲音進入另一個被包覆的空間。現場設計一個獨立窗口,民眾可自由選擇一個「讓你充滿想像的作家味道」,如鄧九雲的玫瑰天竺精油、李蘋芬的雪松扁柏香氛等,增添展覽的驚喜感,透過香味細緻的擴散,帶領讀者體驗與自己對話的時光。同時,也可以側耳傾聽作家進行儀式行為的聲音,如巴代朗誦卑南族巫師的祝禱詞,為自己增能、祛煞;或是聽鴻鴻演奏的薩克斯風,投入到音樂的世界中,藉由展場輪流播放的聲音激盪,希望民眾找到內心的共鳴。
「展區美味浴場」邀請林立青、祁立峰、夏夏、徐振輔、毛奇等作家拍攝儀式行為影片,藉由影像呈現,強化「飲食」這項儀式對作家們的重要性,並感受食物帶給每個人放鬆、撫慰身心的神祕力量。更特別的是,現場為增添趣味性設置「販賣機」,入場民眾皆可免費獲得一枚代幣,投幣點選任一作家的飲食儀式,便能獲得「作家的美味法寶」乙個。
左起作家鄧九雲、鴻鴻、林立青、文化局主任秘書劉得堅、文學季總策劃封德屏、文基會副執行長鄭喻文、城西營運部總監李志勇合影。文訊提供。
「展區漫步浴場」展區掛有作家們的散步街景照,搭配戶外環境收音,彷彿身歷其境般實際移動。民眾可以在展場中,任意跟著徐國能的腳步在公園慢跑、和林婉瑜一起漫無目地散步,或是隨著張亦絢步行前往喜歡的書店,一同在作家的腳步帶領前進,找到安放內心的平靜所在。
「展區書寫浴場」在展場內擺放書桌,展示作家們的儀式故事文字及書籍。如曹馭博進行書本翻譯時,使用的字典、紙鎮等;以及吳緯婷習慣在新書蓋上簽名章後進行簽名,現場將複製作家的藏書章,還原真實度。呈現作家如何將思緒化作文字,透過書寫、閱讀的過程,找到安頓身心的狀態。
臺北市文化局主任秘書劉得堅表示,透過「文學療癒」和臺北市歷史空間的結合,串聯文學和歷史的關係,同時文學和歷史都需要一點一滴持續累積。臺北市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鄭喻文提及,本次展覽為疫情期間注入臺北的正面能量,並感謝作家用日常生活反照大家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