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醫療改革基金會
小林是一位獨居且行動不便的障礙者。最近因為重感冒,吃了家中常備成藥卻未見改善。過往,小林尚有餘力到大醫院做例行檢查,但這幾天感冒症狀難耐且體力虛弱之下,不得已需要出門至住家附近診所就醫。好不容易,小林在繞行完重重阻礙的騎樓與人行道後,抵達有提供無障礙設施的診所,卻因診所設置的斜坡板過陡、過滑,他擔心快20公斤的電動輪椅開上去會有危險,始終不得其門而入。
即使小林輾轉請其他就醫民眾協助向診所人員轉達就醫需求,沒想到診間醫生一出來,卻說只能在騎樓幫他稍微看一下。小林覺得在人來人往的騎樓看診,不僅引人注目,心裡還有點不舒服⋯⋯
行動不便族群將是你我
小林的故事並不少見,與小林一樣行動不便的就醫族群,包括高齡者或推著娃娃車的家長。根據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台灣將在2025年成為超高齡社會,每5位國人中將有1位就是老人。
如俗語所說:「生病不會看時間,疾病沒有日夜之分。」如何在安心、安全的無障礙環境中,依不同程度生病的就醫需要,在診所看小病、在醫院看大病,絕對會成台灣未來的醫療服務及社會課題。
如今,就醫無障礙推動上已面臨2項挑戰:
- 診所多是租賃或購置現成的建物,擔憂不易落實無障礙環境。
- 社會對於無障礙的精神、設施及設備建置的原則,以及相關法令或替代方案的認識不夠。
早在2013年頒布《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2014年台灣「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國內法制化後,就已規範不論面積,建築物須全面無障礙化;於無障礙設施推動上,更須落實在醫院、護理之家、銀行、餐廳、加油站或學校等公共場域,窒礙難行者也可尋求替代改善方案。
該怎麼尋找最近的無障礙就醫資源?
但時隔多年,民眾最可近的厝邊診所仍獨落人後,尚未納入相關規範。既然診所無障礙化的相關法規推動緩慢,若民眾有無障礙就醫需求時,該怎麼尋求鄰近的資源呢?
建議有需求的民眾,可先透過以下3個方法查找:
- 上網查詢衛福部公布的「全國醫療院所無障礙就醫環境資訊」。
- 透過Google Map的「街景功能」,可查看診所周遭就醫環境。
- 使用「健保快易通」App:
- 「就醫院所查詢/進階選項/特約類別(診所)」
- 選擇所在縣市、勾選病人有需要的「無障礙服務」(無礙通路、無礙廁所、溝通方式、服務窗口)
- 搜尋、選擇住家周邊診所,查看是否有提供無障礙服務
醫改會期待,政府應強化國民健康署、全民健康保險署等跨司署連結,運用多元的財務誘因,在各醫療網生活圈建立「友善示範診所」,或透過「認證制度」予以獎勵,並透過輔導、轉介等方式強化跨專業連結,讓無論是短期或長期有無障礙就醫需求的民眾,尤其是高齡社會下的失能長者,都能就近且安心的在基層就醫,落實分級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