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一名70歲老翁是膝關節炎患者,因為害怕術後疼痛、10~20年後要再次手術置換等原因,遲遲不願換膝,最終膝蓋劇烈疼痛、失去活動能力,更連帶使得心肺與代謝功能的負面影響,導致體重快速增加、易喘,最終無法外出。醫師指出,有許多關節炎患者因害怕術後適應不良,而拖延最佳換膝治療時機,究竟患者在進行換膝手術時該怎麼選擇,步入中老年後又該如何進行養護膝蓋的日常訓練呢?
傳統換膝手術有3大不足
郵政醫院院長陳健煜表示,全人工膝關節手術每年造福台灣約3萬人,以改善退化性關節炎所帶來的不便,但傳統膝關節置換手術,需仰賴醫師臨床經驗來判斷關節置放軸位、切除骨頭,且存在「3大不足因素」,使得部分患者出現術後疼痛、磨損的情形:
- 左右膝共用同一款人工關節
- 尺寸選擇彈性較低
- 版型與關節結構有差異
陳健煜說明,患者在術前若希望選擇最符合自己需求的人工膝關節,成功換膝並獲得最優化結果,需考量以下3點:
考量1:人工膝關節是否區分左右膝
1. 注意保留「骨本」:部分全人工膝關節為左右腳共用同一種人工關節,脛骨端也沒有左右腳之分,手術中需仰賴醫師專業判斷、分別截去左右腳骨頭,以克服人工關節先天設計上的不足。若在術前就選擇分有左右腳的全人工膝關節,能保留更多患者自身的骨骼結構,減少術中需要截掉的原生骨頭。
2. 關節覆蓋面積最大化:以往人工膝關節多做成左右對稱形狀,但其實脛骨的結構非左右對稱,而是有一邊較大、一邊稍小之分,患者可選擇改良後更符合脛骨形狀的人工膝關節,才能達到最大化脛骨表面覆蓋,還原人體自然軸線排列的效果。
3. 提高貼合度,降低不適感:由於膝關節的施力構造分為「內支撐外旋轉」,選擇形狀貼合度更高的人工膝關節,有助於患者術後復原,且大幅減少因截去骨頭、不夠貼合所導致的不適感受。
考量2:選擇與自身關節形狀誤差最小的尺寸
由於全人工膝關節與原生骨頭只要存在大於1厘米的誤差,術後就易產生僵直、疼痛、感染或骨水沒清除乾淨等不穩定性,甚至因擺位不佳而易磨損。不同患者應依其膝關節構造選擇符合自身形狀的全膝關節,亦有助醫師施行手術時更準確,減少術後誤差導致疼痛的狀況。
考量3:版型是否能依需求選擇增高或增寬
傳統全人工膝關節版型選擇不多、貼合度存在誤差,常使得膝關節與原生軟組織摩擦造成疼痛,甚至位移、轉向,關節鬆脫等後遺症,導致患者在術後10~20年後需再次進行膝關節置換。目前已有增高、增寬等更多版型可供患者選擇,不僅較貼合骨骼,也有助於術後日常運動中減少位移、轉向等問題。
膝關節保養之道?醫建議做好2件事
關於膝關節要如何保養?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骨科部部長黃炫迪也補充說明,40歲以後人體肌力快速流失,尤其在大腿肌力變化更明顯,若肌力不佳,恐連帶影響膝關節的活動度,增加磨損與傷害風險。建議日常養護膝關節,需培養2大良好習慣:
- 體重控制
- 大腿肌力訓練
黃炫迪提醒患者,若退化性關節炎嚴重,且採取保守治療後症狀無改善,就可與醫師討論是否進行置換,選擇最符合需求的全人工膝關節,避免因擔憂換膝術後問題多,反而忍痛,影響身體狀況與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