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大谷翔平 徐名駒 鼎泰豐

你吃的「少油少鹽」其實仍太鹹!醫教你換算「鈉額度」

優活健康資訊網/優活健康網新聞部 2022.02.17 09:00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位面色暗沉的中年患者來看診時表示,自己歷年來的腎功能檢查紀錄中,5年前腎絲球過濾率(GFR)還有70左右,但是這幾年持續變差,到上個月GFR只剩下14而已,代表腎臟病的惡化導致腎功能持續減弱。

病患表示平日裡雖有吃腎臟藥,也有控制血壓,但3餐幾乎都外食、應酬,腎臟科醫師曾提醒吃過鹹,腎臟功能才會一直變差。病患雖從去年初開始改成少油少鹽飲食,但檢查腎功能的指數仍持續下降,才會希望以中醫調理身體。

鹽攝取量一天不能超過6公克,高鈉食物少碰為妙
杏儒中醫診所院長中西醫師蔡易昌表示,根據國健署建議,成人每日鈉建議攝取量不應超過2,400毫克,假使換算成鹽的重量,大約是6公克。

一般天然食物中原本就有含鈉,以一般人飲食來看,即使都吃天然食材,一整天下來這些天然食材就約提供了將近600~800毫克的鈉(約等於將近2公克的鹽),所以額外可以添加的調味料額度,就只剩4公克的鹽。且調味料不是只有鹽含有鈉,烏醋、醬油、味精等也都含有鈉,可見以下的簡易換算:

1公克鹽(400毫克的鈉)=6㏄醬油=5㏄烏醋=12㏄番茄醬=1/3湯匙味精。

另外,蔡易昌提醒,除了基本調味料含有鹽以外,常見的炒飯、炒麵、泡麵、麵線、糕餅、蛋糕、麵包、小西點、蘇打餅乾、麥片、各式發酵食品、湯品、蔬果汁、運動飲料、起司、火腿、香腸等等,也都是高鈉食物,所以在吃東西之前,最好能先看一下營養標示。

鈉太高恐致水腫、血壓飆!阻礙腎功能自我修復
吃太鹹怎麼會影響腎臟呢?蔡易昌指出,民眾常聽到的「吃太鹹」會造成血壓升高,是因為鹽中含有的「鈉」會讓水分滯留在身體裡,過多的水分,會造成水腫、讓血壓升高,一方面會使腎臟增加很大的工作壓力,另一方面會因為血壓升高,腎功能就會急速被破壞。

根據研究顯示,過多的鈉離子會刺激腎臟的交感神經,會啟動腎素-血管收縮素-醛固酮系統(RAAS),讓血管收縮、增加身體對水分的吸收、減少排尿,進而讓血壓上升。這個系統被刺激時,人體的交感神經反應增強,影響到正常的壓力感受器,使身體的血壓調節無法順利運作,就會容易讓患者維持高血壓的狀況;若器官一直無法進入自我修復,損傷會持續累積。

蔡易昌表示,吃太鹹造成的腎臟損傷,主要是和腎臟的血液灌流量下降,進而影響到腎功能,是與氣血不通的氣虛血瘀證密切相關,不過其起源卻是腎素-血管收縮素-醛固酮系統刺激,造成肝陽上亢、肝鬱氣滯,所導致的肝、脾、腎等臟腑功能失調。

長期經絡瘀阻、氣血不通,易導致水腫、腎病變
在中醫裡,肝鬱氣滯導致濕濁淤毒鬱阻,加上腎氣虛贏,精血虧少,致髓海失於充養,腎陰不足,水不涵木,脾虛運化失常,腎失固澀而精微下泄,就會出現蛋白尿,陰損及陽,最終導致濕、痰、濁膠著於內,久病入絡,瘀阻經絡,也就是吃太鹹而致腎病變的中醫病機。

蔡易昌進一步說明,本病主要在於「鬱」,鬱則氣不行、血不通,中醫古籍黃帝內經《素問.調經論》提到「瘀血不去,其水乃成」、「孫絡水溢則經有留血」等,說明氣血不通的血瘀形成時,容易出現水腫腎病相關的疾病。

清朝醫家喻昌認為:「瘀濁占據,水不趨而泛溢,無不至矣。」說明了腎病變化的由來。而中醫古籍《靈樞.刺節真邪》提到「津液內溢,乃下留於睪,血道不通,日大不休,俛仰不便,趨翔不能。此病榮然有水。」說明了水遏血瘀,血滯水停,水血搏結的病機理論。

中醫治療上,針對上述的病理變化,以補虛瀉實為主,補虛根據虛損臟器的不同而養肝、健脾、補腎;瀉實則根據病情及病程分別選擇清肝、瀉火、潛陽、燥濕、化痰、瀉濁、活血、化瘀等方法,辨證使用。另外會加上改善腎臟血流、修復腎絲球功能的中藥材,一方面穩定血壓、一方面也能改善腎功能,再搭配低鈉飲食及運動、生活作息調整,更可加以改善腎病變。

經過一段時間的中醫調理,患者回診時高興地表示,這次檢查腎絲球過濾率GFR已經恢復到41,不僅自己和醫生都很驚訝與高興,也總算脫離了洗腎危機。

(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