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其實是「早期療育」(early intervention)的簡稱,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在早期(約 0~2 歲時)發現孩子的發育遲緩問題,並為他們提供支援,針對不足的能力加以訓練,使得未來依然能獨立自主地掌控日常生活的活動,如吃飯、玩遊戲、在課堂上聽講等。
而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統計,發展遲緩兒的發生率約為 6~8%,這些孩子如果能及早被發現並接受療育,部分人還是可以跟上同齡孩童的步伐。如果障礙程度太嚴重,即便無法完全趕上,也能減輕障礙程度,讓孩子在動作、認知、社交等方面的能力,都能發揮得更好。
什麼時候應該開始早療?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如果可以,越早越好!通常早療在3歲前的執行效果最佳,假設以一年早療的功效來看,3 歲以前進行的早療成效,是 3 歲後的 10 倍之多。
研究也指出,早期療育的介入越早發生,效果就愈卓越。再怎麼晚,都盡可能不要超過 3 歲,因為嬰兒大腦中的神經迴路,在發育的前 3 年最為關鍵,也是學習、行為和健康的基礎。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被連結的習慣或模式,就會變得難被改變。但如果能在 0~6 歲的「黃金療育期」發現孩子的遲緩問題,也還有補救的空間。
另外,許多歐美國家多年研究顯示,孩子參與早期療育,儘早處理發展遲緩的問題,可望減輕未來在醫療、教育和照顧上的成本,甚至提升公民的素質;據統計,早期療育工作每投入 1 元,即可省下特殊教育 3 元的成本。
「大隻雞慢啼」?孩子不接受早療會自己好嗎?
「大隻雞慢啼」的概念其實不適用在這些孩子身上,美國賓州一位臨床心理師,就曾在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一篇文章裡提到:如果是患有自閉症的孩子,等待他們「自己跟上」是完全行不通的。孩子還是需要具體的幫助,才能突破這些關卡。
而早期療育除了能幫助孩子學習、玩樂,同時也能避免孩子的挫敗感演變成其他行為問題。想想看,當孩子一直落後於同齡人的時候,那種挫敗感會不會讓孩子變得暴躁、情緒不穩呢?同時也容易引來更多的同儕問題。
常見的早療方式
1. 職能/物理治療
職能治療師:主要處理感官、認知與動作等面向的能力,跟生活訓練有關。
物理治療師:主要處理力量、功能和移動訓練,平衡、協調和動作控制等方面的問題。
2. 語言治療
語言治療師:通常包含詞句仿說、構音矯正以及口腔訓練,另外也有針對口吃或其他特殊需求,給予適當的溝通輔具的訓練。
3.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師:透過陪伴、晤談、引導等技術,以及各式心理學理論與方法,協助孩子和家庭成員改善心理困擾。
早療跟其他治療的差別是什麼?
早期療育的核心是「功能訓練」,是幫助孩子「達成」日常生活所需的訓練、「學習」某些能力。比如孩子可能感官比較不敏銳,所以透過訓練可以幫助他提升感官的能力。
但孩子有可能生理層面本身就需要輔助,這時候就需要接受其他的治療。舉例來說,如果是孕期時就導致的關節脫位,則必須先將肌肉骨骼擺在正確的位置;如果是視覺、聽覺系統等生理結構上的問題,可以透過手術、眼鏡、助聽器來矯正視力或聽力,才能更好地與早期療育服務做搭配,讓訓練課程更有效率!
除了早療之外,還推薦什麼協助遲緩兒的方式?
雖說在長期訓練下,孩子得以在體能、肢體動作、手部功能和人際關係上得到成長,但這些能力終歸要回到日常生活的情境裡做使用。因此,若能給孩子多元的刺激,就能跟療育課程相輔相成,類似補充教材的概念。
例如:我們可以帶孩子到公園,在監督下讓孩子接觸各類遊戲設施,或與其他孩子互動。另外,也可以在平日晚上或假日規劃行程,與孩子一起到戶外踏青,讓孩子多認識外面的世界,像是夜市、河堤,甚至是以親子為主題的展場,都是不錯的選擇。
文 / 李怡麥、 圖 / 海倫
※ 文章引用自 0-6 歲兒童發展指南。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