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的盛行率約 15%,350 萬人飽受關節疼痛之苦,58 歲以上長者,每 5 人中就有 1 人有關節退化問題;70歲以上老人更有 70 %以上罹患關節退化性關節炎。
而且,現代人的肌肉量普遍不足,再加上不對的生活習慣,讓關節退化有越來越年輕的傾向。不少人年紀不到40歲,膝關節就已經出現退化。年輕人的退化性關節炎,大都是因為運動時關節激烈衝撞所致。
然而,大多數人不會在第一時間就聯想到是關節退化,總以為「過一陣子就好了」,進而錯過了理想治療時機。
退化性關節炎怎麼辦?藥物、復健都具有侷限性
長春藤預防醫學健康管理陳炯瑜醫師表示,現行的治療方式,例如復健、物理治療、開刀,都有侷限性,若想要讓復原成效更佳,就需要從自體修護的角度著手。 「舉例來說,藥物治療只能改善疼痛,並不能治療疾病本身;營養補充的話,也很難確保吃進去的營養品改善了身體的那個部位。透過物理治療進行適當的肌力訓練,也可以減輕關節的負擔,但是對於已經發生的退化,並無轉圜效果。」陳炯瑜分析。 當使用一些保守性療法如:休息、藥物、復建等都沒辦法消除疼痛時,就需要開刀治療。若是膝關節嚴重退化,幾乎所有關節軟骨都破壞殆盡時,甚至需要施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注射療法差很大:類固醇、玻尿酸僅能治標不治本
陳炯瑜分享,現在有許多注射治療的方式,像是類固醇、玻尿酸以及體血小板血漿療法(PRP)等,民眾容易混為一談,但其實治療的原理、效果都相差甚遠。 「類固醇僅能當作急性期的緩解療法,簡單來說就是能夠迅速止痛,長期使用的話,有可能帶來周遭組織的細胞活性壞死。」而玻尿酸注射則是本身也沒有修復效果,只是讓玻尿酸形成關節直接的緩衝。如果沒有積極治療,只透過玻尿酸注射,隨著關節損壞越來越嚴重,玻尿酸注射的效果也會越差。
PRP療法的治療思路正確,但是製備過程仍有優化空間
陳炯瑜指出,醫療已經邁入細胞治療的紀元,而PRP療法就具備了這樣的治療邏輯。簡單來說,PRP是抽取病患本身的血液,經過離心處理後,分離出來的血小板濃縮液。 由於人體血液中有很好的生長因子和抗發炎因子,將其注入後,有助於受損軟骨再生出來,然後抗發炎因子抑制炎症反應,以達到改善的情形。 「理論上來說,PRP的原理是正確的,但是因為多數PRP製劑直接在診間準備,過程比較精簡,難以進行品質控管。舉例來說,年紀越大的人,血液中的有效因子照理說也較低,但是診間醫師並無法知道製劑是否達到足以治療的濃度。」陳炯瑜分析。 另外,由於PRP製備過程是每次都要使用針劑抽血,如果環境遭到污染,感染源直接進入骨頭重,造成細菌性關節炎,都是動輒要在醫院住上一個月的嚴重感染。因此,應該從PRP的治療模式出發,提升安全性更有效性,才能夠徹底落實再生醫學的精神。
「SRF優適骨療法」修補壞損構造,再生醫學升級應用!
目前,技術上已有更加成熟的「SRF優適骨療法」,就是在PRP原理下更進一步的治療手法。陳炯瑜解釋,SRF優適骨療法是透過密閉血袋抽血,然後送到無菌實驗室處理,透過專利製程將血液經過多重離心純化,確保製劑中具有高活性生長因子,注射至體內後,可提升組織修護和軟骨細胞增生的效果。
也就是說,SRF優適骨療法克服了PRP的 2 大風險因子:細菌污染以及有效因子不足的問題。
整體來說,SRF優適骨療法使用自己的血液「量身定做」,因此不會有不相容的問題;其次,產品已經具有標準的作業流程,在無菌環境操作,不僅能確認有效成分濃度,還能夠保證製劑不受污染;而且,SRF優適骨療法只需要抽一次血就能製備一系列製劑,不必像PRP療法每次需要挨針。
「SRF優適骨療法不只是使用於退化性關節炎,它能夠針對損壞的構造進行修補,因此像是如媽媽手、五十肩,或是年輕人的運動傷害,SRF優適骨療法都能夠提供協助。」陳炯瑜表示。
國內極限運動員全身骨折後,靠著再生醫學重回運動場
曾經是國內登山挑戰王的自行車選手范永奕,2018年3月一場比賽中,被不小心越過中線的車手逆向撞飛,當場失去意識,並造成他左肩鎖骨遠端肩關節粉碎性骨折、左手小指掌骨骨折等,及多處肌肉部分斷裂。
這樣嚴重的傷勢,不只是難以進行極限運動,就算是一般的行動恐怕都有困難。不過范永奕正是採取了SRF優適骨療法,搭配積極的復健,他表示「越是不運動,傷口越是難癒合。」在完善的療程下及身體許可範圍內,不斷突破困境。
現在,范永奕已經重返運動場上,且能夠順利完賽。陳炯瑜表示,再生醫學不斷突破醫療困境,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種「奇蹟」不再是偶然,而是每個人都能達到的健康復原目標。
參考資料: SRF優適骨詳情介紹 、關節保養FB社團
文/林以璿、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