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災難來臨,總會看到慈濟人忙碌的身影。藍天白雲不只是發放救助金與物資,對於失去住所的災民,還會提供簡易組合屋予以安身。
相比於其他的救災機構,慈濟堅持不提供帳棚,而是先搭建簡易組合屋,再尋覓適合的土地興建大愛屋給災民使用。為什麼不提供帳棚呢?因為(一)、帳棚很快就不堪使用需丟棄,相比於建材可以循環使用的簡易組合屋,很不環保;(二)、帳棚沒有家的感覺,不夠尊重災民;(三)、帳棚中午很熱,也不適合長期居住。
但是,簡易組合屋是否真的比帳棚好呢?雖然根據災民口述以及師兄姊們的經驗,簡易組合屋應該是比帳棚好的;但在慈濟大學國際暨跨領域學院任職的陳榮光老師一本科學家的精神,想用科學的方法來實地驗證一番。於是榮光老師與濟任師兄啟動了針對簡易組合屋的研究。
榮光老師與濟任師兄,在花蓮架起國際救援組織於災難現場常提供的帳棚、同時也搭建了慈濟人以 上人視災民如親人之理念而製造的一間1.7坪的簡易組合屋,挑選一天最熱的時候(0930-1430),測量從地面算起0.1米、1.10米、1.70米的溫度。會挑選這三個高度是遵照美國的研究標準,0.1米是平躺的高度,1.10米是坐著的時候臉部的高度,而1.70米則是站立的時候臉部的高度。結果發現,帳篷裡這三個高度的溫度比外界氣溫(測量時約為攝氏36.3度)分別高了攝氏3.1度、5.5度、6.0度,而簡易組合屋裡面的氣溫則比外界氣溫低了攝氏1.2度、0.5度、0.7度。
就是說,簡易組合屋裡面的溫度比帳篷要低得多,相差大約攝氏4到5度。
確定了簡易組合屋的確比帳篷好,這當然令人開心;但是超過30度還是相當熱的。有沒有辦法讓簡易組合屋降溫呢?榮光老師說,從實務上可以藉由裝雙層屋頂、開天窗、在屋頂鋪設反光物質(如鋪設一層鋁箔)來達成,但是效果如何呢?
研究的結果發現,裝雙層屋頂的確可以降溫,但開天窗與在屋頂鋪設反光物質卻收效甚微。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開了天窗,陽光也可以從開口進來;而簡易組合屋本身的PP板已經是白色的,反光的效果已經非常好了。
雖然裝雙層屋頂的確可以降溫,在實務上卻因為成本的關係而變得不可行。那麼是否還有其他的降溫方式呢?榮光老師想到,也可以改善通風;於是他們以電腦模擬,關上門、關閉兩扇窗戶(簡易組合屋有四扇窗戶),留下另外兩扇窗戶開啟,並在其中一扇窗戶裝上風扇。
模擬的結果發現:把門關上、留下兩扇窗戶對開並使用風扇,可達到相當程度的降溫效果;雖然不能達到學理標準上的八成的人都感到舒適,而是七成,但也已經可以接受了。而且與世界其他簡易屋的研究相比,慈濟的簡易組合屋雖然不是其中最好的(最好的是韓國的貨櫃屋,從資料上看來無法拆卸組裝,在運送上所費不貲),但也已經有相當令人滿意的結果了。
榮光老師說,這個研究除了感恩賑災組合組志工團隊長期投入組合屋的設計與開發,更能讓全世界的慈濟人知道,慈濟提供的組合屋,不只是一份尊重的心意,也是在有限的條件下,能夠提供的相當好的暫時安身之所。在實務上,全世界協助救災的慈濟人可提醒災民,在使用簡易組合屋時,盡量不要在顏色上進行修改(白色最能降溫)、也不需要開氣窗,可能的時候可以考慮裝設風扇,盡量讓簡易組合屋降溫,好提供災民一個更能安身的地方。
參考文獻:Tan, A.Y.K.; Tan, C.-K. Thermal Comfort Performances of Temporary Shelters Using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Assessments. Buildings 2021, 11, 655. https://doi.org/10.3390/buildings11120655
撰文/葉綠舒;攝影/慈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