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埔里筍田休耕期 志工引臺灣白魚入避難池

客家電視台/李鴻祺 南投埔里 2021.12.18 13:27

南投縣埔里鎮一新里與合成里,是保育魚類臺灣副細鯽,俗稱臺灣白魚的主要棲地,其中又以水流東溪流域為主,因為臺灣白魚不僅生活在溪流,也會在茭白筍田繁殖,然而現在正是茭白筍田休耕季節,農民需要進行晒田工作,為了減少對保育魚類的傷害,臺灣白魚調查隊志工結合特有生物保育中心的專家,一起來協助臺灣白魚,暫時轉移到安全的避難池,讓牠們可以安心棲息。 一群關心臺灣白魚的志工和學者,來到鍾老先生的茭白筍田,因為現在是放水晒田的季節,不過在田裡生活的臺灣白魚,是大家最關心的保育課題,因為一旦田裡沒有水,各種掠食者就會來捕食,所以老農民特別在水源頭,做了一個避難池,志工們希望在水放乾後,可以協助迷途的臺灣白魚,進入安全的棲息環境。 臺灣白魚調查隊志工 陳新豪:「阿伯在放水的時候,我們發現到那個魚,居然會往上衝,衝到乾淨的泉水那個地方去,而且牠會爬用跳的,用跳的方式一直跳上去。」 特有生物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葉明峰:「我們今天主要來的目的,就是希望把田裡面,沒有進到避難池這邊的白魚,用人工的方式趕快搶救起來,然後我們搶救好以後,先暫時安置。」 埔里鎮農民 鍾強:「你如果沒有讓牠進來這裡住,白鷺鷥、夜鷺或是那些蛇,蛙類也會吃,沒多久就會被吃掉這樣。」 臺灣白魚在埔里鎮,水流東溪流域存在已久,在地青年農民,從102年開始,自主組成臺灣白魚調查隊,鼓勵農民建置白魚避難池,同時林務局南投林區管理處,也積極輔導農民從事友善生產,並且投入資源營造河川生態。 臺灣白魚調查隊隊長 林宥岑:「這幾年當中,有很多的農民提供了土地,所以我們就做了一些避難池,讓臺灣白魚在工程施工之前,有個避難的場所。」 南投林管處育樂課技士 張嘉玲:「幫白魚伯把這個茭白筍田,就是轉作友善的生產,那友善生產環境,就可以保護這個白魚,我們也補助做了2個避難池,讓這個在枯水期或是放水的時候,白魚有一個避難的空間。」 臺灣白魚調查隊表示,經過幾年的努力推廣,獲得許多農民的大力支持,朝向友善農作的方向來配合,因為有好的水質,才能讓臺灣白魚安心生存,生產的農產品才能吃得更安心,讓農業可以永續經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