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因應全球2050年淨零碳排趨勢及國際綠化產業供應鏈挑戰,清華大學今邀集經濟部、環保署、工研院及台灣氣候聯盟等產官學研單位,召開「2021清華永續論壇」,倡議推動「台灣綠化產業供應鏈產學合作平台」,協助國內產業,尤其是不易因應國際碳權交易衝擊的中小企業降低減碳成本,進而從中尋求創新發展的契機。這項論壇是自我國擬定2050淨零碳排政策後,由產官學研共同籌畫的最大規模減碳會議,共有超過三百人報名參加,其中不乏清大校友。
清華大學副校長兼永續長戴念華指出,隨巴黎協定的生效,歐盟也將在2023 年啟動碳邊境稅機制,未來鋼鐵、水泥、化肥等高碳排產品輸出歐盟,可能必須繳交每噸碳排放量高達80歐元的碳關稅,這對高度出口導向的台灣企業勢必造成極大衝擊。
戴念華表示,國內一些大企業已經預見全球減碳義務法制化的衝擊並提早布局,但更多出口導向的中小企業卻難立即轉型因應,為幫助中小企業在這波全球減碳浪潮下保持競爭力,清華大學呼籲成立一產學合作平台,並將以今天會議成果為基礎,持續推動建置平台機制,連結新型態國際碳交易市場。
清華大學科法所教授范建得指出,當蘋果等跨國大型企業紛紛提出自願碳中和的承諾,台灣供應鏈的減碳壓力也隨之增加,尤其我國無法加入氣候公約,也就不易參與國際碳交易市場機制,此時更需要一個能媒合綠電或碳權供需的交易平台,為企業取得有效的減碳憑證。
前副總統陳建仁錄影致詞指出,台灣以貿易導向的淺碟型經濟體制,正深刻感受到「海島國家轉型低碳」的壓力,他期許公私部門協力,作為全球核心與創新產業供應鏈基地,善用科技研發人才、啟動創新綠色金融,在半導體產業之外,再創另一亮麗永續產業,帶動全球疫後綠色復興。
工研院副院長暨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主任彭裕民指出,達成淨零碳排需要創新科技。如英國政府將淨零碳排視為「綠色工業革命」,訂出零碳排車輛、先進離岸風電、綠色運輸、低碳氫能、綠色建築等計畫,是台灣已具基礎可導入的領域;日本的「2050綠色成長策略」,則鎖定發展節能半導體、次世代太陽能、氫能、離岸風力、電動車及蓄電池等技術,也屬於台灣具競爭力的項目,這些還在研發中的創新科技正是台灣的機會與優勢所在。
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台灣氣候聯盟代表彭双浪表示,台灣平均每人的年碳排量達10.8公噸,遠超過全球平均,減碳是生存的戰爭,如果2030年我們的人均碳排無法達到全球水準,將成為國際競爭的大問題。包括友達、台達電、台積電等8家企業上個月發起台灣氣候聯盟,並計畫於明年3月啟動,希望有更多的伙伴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