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2022 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 與疫情共生展演新常態

民生@報/ 2021.11.30 17:52

【文/陳小凌】面對變種病毒肆虐的當前疫情衝擊下,如何開展能與疫情共生的藝術表演新型態?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表示,2022 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可避免地和表演藝術團隊都在尋找一種與疫情共生的新演出常態,或新的說故事方式,數位展演更是不可擋的趨勢。因此,2022年TIFA節目有虛實共生的演出型態,希望重新連結觀眾與表演的新關係。

 

2022 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宣告。陳小凌攝影。

 

連續兩年的疫情衝擊,迫使全球表演藝術界都必須做出調整。兩廳院2022 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宣告,其中10檔國內節目、4檔國際節目與4檔數位展演,虛實共生之下發展雙軌並行的觀演與對話。劉怡汝表示,發展數位展演節目已經是必然的事,也將發展出線上與線下雙軌並進的節目策畫。這也使許多不願意輕言放棄的藝術工作者,再持續地挑戰更感動的劇場作品外,更找到了開創新局面的力量,大家將一起邁向新的常態。

 

鋼琴家汪奕聞、小提琴家魏靖儀與陳瑾瑒、中提琴家蔡士賢、大提琴家柯容軒,將於TIFA首次聯手合奏。以感性而浪漫的風格詮釋,在《狂想.不止》室內樂音樂會中呈現豐富的聲響色彩。雲門舞集鄭宗龍接任藝術總監後,發表新作《霞》首登TIFA舞台,舞作取自霞變化多端的樣態,深刻挖掘多元面向的自我,攜手臺灣多位重要創作者,以交錯的投影圖樣和線條,呼應舞者肢體呈現的喜怒悲欣。

 

鋼琴家汪奕聞、小提琴家魏靖儀現場演奏。陳小凌攝影。

 

阮劇團將首度攜手國際偶戲大師楊輝打造四館共製作品《釣蝦場的十日談》,探討這場新世紀瘟疫對全球造成的改變。團長汪兆謙說:「因為瘟疫而誕生的十日談這個作品 我們把它搬演到當代台灣,也呼應這個現在這個疫情時代,然後它發生在釣蝦場,劇名是釣蝦場十日談,我覺得蠻精彩的就是,以楊輝為首,集結雲嘉南,幾個好兄弟團,雲林、嘉義、台南的布袋戲團團主,都要進來跟我們一起共演。」

相識三十年的陳武康與蘇威嘉,繼2012年的《兩男關係》後再度聯手,與國際名導林奕華、鋼琴怪傑李世揚合作,創造最新力作《兩男常罩》,作為兩人重要的生命編年史。唐美雲歌仔戲團,此次特邀國光劇團當家老生唐文華合作,以創團二十五週年大戲《冥遊記—帝王之宴》精采獻禮。

 

國家交響樂團NSO將以臺灣青年指揮楊書涵與鋼琴家雅妮卡.薇威克合作,帶來臺作曲家游昌發、蕭斯塔科維契與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其中特別地是,由澳洲編舞家史蒂芬妮・雷克帶來的《群像》,繼巴黎夏佑劇院成功的遠距排練製作經驗後,這次透過遠程與臺灣排練指導劉奕伶合作,與50位舞者透過視訊排練重製舞作。延宕兩年的演出《月球水2.0》,則由舞蹈空間舞團與東京 鷹改變形式共同創作,帶著全新影像版登陸2022 TIFA!

 

舞蹈空間舞團《月球水2.0》演出。陳小凌攝影。

 

因為疫情變動、邊境限制的變化下,四檔國際節目將延後,其中包括希臘導演暨跨域藝術家迪米特里・帕派約安努(Dimitris Papaioannou)繼《偉大的馴服者》帶給台灣觀眾震撼後,將於五年後帶絕美史詩的新作《橫向定位》。東尼獎提名劇作家泰勒・馬克(Taylor Mac)將帶來全球矚目的變裝皇后作品《Judy秀:美可敵國》,以流行音樂為座標,穿梭美國 240 年的發展歷程。TIFA壓軸節目,邀請歌劇天王喬納斯.考夫曼(Jonas Kaufmann)訪臺鉅獻,以經典歌劇選粹,引領一場璀璨的巨星風采之旅 。

 

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由國家兩廳院主辦,將於2022年2月17日至5月18日於國家兩廳院、臺灣戲曲中心與線上平臺登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