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剛出生抱回家的孩子好像看不太清楚,許多爸媽一定都會很緊張,不曉得這樣是不是視力不好,也不知道到底要不要去看醫生,事實上寶寶在出生時就應該先做一次眼睛的初步檢查,並按照視力的發展里程碑,好好的刺激視力。
新生兒的視力發展
在剛出生的時候,眼科醫師會先評估寶寶眼睛的外觀,看看是不是有眼球位置不正、眼球凹陷等先天性的症狀;但是包含視力、辨色力等眼睛的感覺,還有眼球的運動,需要等到 3 個月之後才能慢慢開出發展,所以眼科醫師都會建議在 3 歲時做第一次全面的眼睛檢查,除非孩子沒有辦法追上視力發展的里程碑,才需要看醫生。 事實上,視力的發展並不是一生下來就完整,是靠外界的刺激,才會慢慢發展到正常視力的標準,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不斷給孩子視覺上的刺激,同時也要觀察孩子有沒有符合發展里程碑,如果有落後、或是非正常視力的症狀出現,就要趕快就醫。
孩子的視力發展里程碑
剛出生~3 個月:只能看得到黑白兩色,還有眼前 10 公分距離的事物,輕輕觸摸眼睛會有眨眼的反射反應,而瞳孔開始有光亮時縮小、黑暗時變大的反應。
3 個月:視線開始會對焦,能看到眼前30公分左右的物體,因為眼球運動已經發展,所以眼球可以追著移動的物體跑,會盯著人的臉、隨之移動。
4 個月:辨識顏色的椎體細胞成熟,可以分辨紅、藍、黃等三原色的不同,眼球運動更多,除了上下左右的垂直移動、水平移動之外,也可以開始做環狀的運動,但對於晃動的物體還是沒辦法對焦。
5 個月:會判斷距離,伸手碰觸眼睛看到的東西,當物體忽遠忽近的時候也可以順利對焦判讀。
6~8 個月:視力大約可以到達 0.2 左右,開始可以分辨立體的物體,距離感也越來越好,會用眼睛探索周圍的世界,並對周遭事物產生反應。
8 個月~2 歲:視力可以達到 0.4 左右,開始會練習爬行、走路,應該可以準確避開各種障礙物,如果容易被擋住、絆倒,就要小心,因為藍光也有可能損害視力的發展,所以建議 2 歲前絕對不能看 3C 產品。
2~3 歲:視力可以從 0.6~1 左右,除了看東西之外,也要多練習不同的刺激,比如玩積木、玩黏土、跟別人互動,增加神經的發展度。
在上述的發展里程碑中,如果孩子的發展稍微比較慢一點,比如眼球轉動的幅度沒有這麼大,可以試著調慢速度、縮小範圍,如果還是有反應,表示可能只是慢了一些,再觀察一個月看看。但如果是完全沒有反應、沒有動作,或是常常跌倒,就要帶去看醫生檢測視力。
可以怎麼刺激孩子的視力發展?
因為視覺的發展不是只有視覺接收的感覺而已,還有上述提到的視力(遠近)、視野(左右寬度)、辨色力、立體感、眼球運動、追隨運動等,這些都需要視覺本身的刺激,跟大腦神經的刺激才有辦法發展完全。
當寶寶還不會坐的時候
- 可以不定時將嬰兒床頭尾顛倒,訓練孩子對不同方向的光源反應。
- 在嬰兒床上懸掛一些玩具,刺激他的視覺,但當孩子還不會坐的時候,不要是會自己動、有太多聲音的玩具,太複雜的資訊是寶寶沒辦法處理的。
- 在安全範圍內、注視著寶寶,讓他趴著,並在旁邊呼喚他,訓練抬頭、轉頭的視線移動。
寶寶開始會坐、會爬的時候
- 可以讓孩子注視鏡子裡的自己。
- 跟他玩滾球遊戲,讓他用眼神追球、並接球。
- 拿一些色彩鮮豔、形狀簡單的物體給他,讓他藉由觸摸,將視覺判斷跟大腦產生連結。
- 在他眼前拿出一個東西,藏到背後,讓他啟發尋找、觸摸的慾望。
當孩子已經會站、會走
- 跟他玩捉迷藏,測試孩子的視力跟注意力。
- 帶他到大自然中接觸不同的色彩跟事物,讓他用手觸碰,獲得更多的刺激。
- 跟他一起塗鴉、看圖畫書。
- 教他辨認不同的幾何形狀跟顏色。
不過還是有些例外,因為自體免疫疾病合併的眼睛發炎,多半在3歲前就會發病,並影響視力,所以林口長庚眼科部主任醫師吳為吉說,「小孩子絕對不能當成大人來醫治,大部份的大人眼睛發炎會出現紅、腫,但小孩子幾乎沒有症狀,又不會描述狀況,等到走路常撞到東西才來就醫,都已經快要失明了。」
所以吳為吉建議,出生時先做一次眼球檢查,0~3歲的時候,如果有自體免疫疾病的家族史,每3個月追蹤一次,其餘的人這3年內,可以請眼科醫師評估一次有沒有視力上的問題,3歲以後再做詳細的光學檢查,像是眼位有沒有正、遠視、近視、散光等檢查,比較安全。
文/盧映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