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六位音樂人不私所藏 珍貴文物捐贈臺音館

民生@報/ 2021.10.27 18:32

【文/陳小凌】資深作曲家温隆信、潘皇龍、已故作曲家呂昭炫家屬、民族音樂學者林珀姬及黑膠唱片收藏家陳明章不私所藏,將樂譜手稿、樂器、文件、照片等珍貴史料617組捐贈給臺灣音樂館。

 

文化部次長李連權與作曲家潘皇龍觀賞捐贈文物。台音館提供。

 

作曲家潘皇龍表示,自己捐贈的文物不僅只是個人的生命軌跡,也同時和臺灣音樂發展有關聯,希望在眾人的共同努力下,能讓臺灣的音樂創作藉由手稿捐贈,在演出、研究上發揮更大的效益。同為捐贈者的作曲家温隆信也表示,作為一名專業的作曲家他持續創作音樂作品,而作曲家譜寫的手稿就像一幅畫,也像是人一生中生命的刻痕,能將這樣的成果捐贈給養育給自己的土地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文化部次長李連權特別感謝六位捐贈者把自己的創作手稿、樂器、出版品等珍貴的畢生收藏贈予文化部,讓這些重要的臺灣音樂文物成為公共的資產,與世人共享。四位音樂家呂昭炫、曾興魁、温隆信、潘皇龍及音樂學者林珀姬,致力於將古典音樂注入臺灣元素,透過樂曲將臺灣的精神帶出國外。期許未來臺灣古典音樂成為臺灣的主流音樂,甚至經典音樂,進而成為臺灣的國際品牌,文化部也會持續鼓勵創作、打造演出平臺,讓臺灣音樂成為理想生活的一部份。

 

捐贈儀式由傳藝中心主任陳悅宜致贈捐贈感謝狀,現場更展出此次捐贈音樂文物的部分精選,讓嘉賓能細細欣賞。已故作曲家呂昭炫的兒媳洪錦珠特別介紹本次捐贈文物中呂昭炫生前珍愛並經常彈奏的吉他,在吉他木製把身上可以看見呂老師勤懇練琴的手指刻痕,應證了一分天才也得有九十九分的努力,而呂老師一生的成果得以捐贈給國家,相信是最好的歸屬。

 

傳藝中心主任陳悅宜與捐贈者合影。台音館提供。

 

傳藝中心主任陳悅宜表示,今日呼應10月27日「世界影音遺產日」,對於無形的影音文化資產保存的精神,別具意義。今年突逢臺灣電子音樂先驅作曲家曾興魁教授驟然離世,讓樂界深感震驚與不捨。而2017年辭世的臺灣吉他詩人呂昭炫作品充滿了濃厚的鄉土色彩。臺灣音樂館至今珍藏的音樂文物已達1萬9千多件,也正努力向2萬筆資料邁進,捐贈者慷慨提供的珍貴史料,未來也將透過出版、展覽,以及音樂會的方式持續推廣,期許藉由音樂家的作品述說臺灣音樂發展的故事,讓臺灣在地民眾認識本土的音樂家。她也勉勵音樂史料保存的工作同仁能用臺灣音樂家所創作的音樂感動自己、感動臺灣,也感動世界。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