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共同開發海洋守護者-AIoT海洋廢棄物清除機器人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11021 09:44:05)為了守護海洋讓海洋生態得以永續發展,花蓮港務分公司偕同國立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和平電廠、歐利科技有限公司與教育部宜花東區域推動中心等單位於日前在花蓮港區進行多次「海洋垃圾暨海洋廢油清除與試維運」測試,希望能樹立東臺灣第一個區域型海洋廢棄物清除示範棧。10月20則進行系列測試之最後一場。
花蓮港務分公司表示,海洋廢棄物是人類活動中有意或無意下產生的污染源,在港區常見的海洋廢棄物包括海洋垃圾與海洋廢油。海洋垃圾主要來自陸域及海岸被丟棄之固體廢棄物,這嚴重造成海洋生物及海鳥因吞食垃圾影響健康甚至死亡,當中的微膠粒更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造成危害。海洋浮油則來自於船舶機械及引擎油煙沉降,油體中富含有害物質如苯、甲苯與二甲苯等,均會對人類和動、植物造成威脅。因此,如何更積極有效的面對海洋浮油與垃圾危機是攸關生態永續的重要議題。透過自動駕駛無人清潔船開發計畫,發展海上AIoT智能清潔機器人,能有效落實海洋廢棄物清除且係可行的手段之一。
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白益豪主任表示,臺灣四面環海,海洋資源更是扮演臺灣重要的經濟活動角色。避免垃圾、廢油汙染造成海洋生態浩劫更是我們必須關注的議題。海洋廢棄物清除法方面,東臺灣常見的方式即透過陸域的大型夾具進行夾除。海洋浮油方面,在大規模的漏油事件主要仰賴攔油索、吸油棉來移除之外,也常使用除油劑(也稱分散劑),類似肥皂的介面活性原理,用化學分子包圍油汙形成油滴小分子,方便稀釋及生物菌解。然而往往耗費大量物資與成本,對於小區域水域的薄型浮油或水上懸浮海廢清除,相對效益則極低(割雞焉用牛刀的概念)。
因此「水上AIoT海廢清除無人機」在計畫團隊一同設計、改良與測試下,逾半年打造完成。白益豪主任也指出,目前正規劃搭載綠能(太陽能)輔助動力及能源管理技術,預期可以延長水域作業工作時程。
參與該計畫陳信宏業師指出,AIoT技術來發展海廢清除無人機(水上吸塵器),對於水域、湖泊浮油與漂浮垃圾進行清除是實踐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現階段所建置的船體包含物聯網控制器、功率控制器、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線上資料庫、行動載具APP及綠能動力系統等6個單元,規格約1公尺立方。除可穿梭於港區漁船間執行清除任務外,更具高度機動性可隨時移動至陸地水域,並從系統配置、船體裝卸到啟動均可於20分鐘內完成。此外,工作平臺更可針對各水域的研究需求進行相關儀器設施的掛載。
守護海洋人人有責,讓我們一同透過知識、技術與力量共同維護我們所熱愛的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