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00929 告五人演唱會 妙天

【影音版】手麻腳麻刺痛感?恐缺乏維生素B12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21.10.20 07:30

你是否感覺早上一起床或長時間坐著打電腦,會出現手麻、腳麻,甚至無力有刺痛感,以為自己快中風了?網路上說,這些症狀是因為缺少維生素B群家族中的B12有關;另外也有一說,可能是神經髓鞘被破壞,即俗稱「脫髓鞘」引起。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來聽聽專業藥師怎麼說。

新聞圖片

手麻分為兩種:「感覺遲鈍」、「感覺過敏」

馬尚榮藥師表示,我們平常所說的手麻,主觀上可以略分為兩種:第一種狀況,民眾會覺得手的感覺變得遲鈍,遇到冰的或熱的東西時,感覺不像身體其他的部位那麼敏銳,這種麻木感,醫學上稱之為「感覺遲鈍」(Hypoesthesia)。第二種狀況,民眾會覺得手的感覺變得非常敏銳,一碰到就會有被電到一樣的刺痛感。這種感覺過於敏銳的手麻,醫學上稱之為「感覺過敏」(Hyperesthesia)。

「脫髓鞘」,也可能導致手腳感覺異常的現象

至於,什麼是「脫髓鞘」呢?馬尚榮藥師表示,「脫髓鞘」臨床上的表現主要以急性或亞急性的肌肉無力為主,某些患者也會出現手腳感覺異常的現象。肌肉無力的範圍除了四肢之外,有時候臉部、吞嚥及呼吸的肌肉也會受到影響。發病後有一半的病人在兩星期內會進展到病情的頂點,而九成的病人會在四星期內達到最嚴重的程度。除了肌肉無力之外,約六成的病人會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的現象,像心律不整、血壓過高或過低、心跳太快或太慢、解尿困難、流汗減少等。這個疾病的致病機制有許多的研究,目前的理論認為這是一種免疫反應所引起的。

手麻、腳麻,或有刺痛感,恐與缺乏維生素B12有關

手麻、腳麻,或有刺痛感與缺少B群真的有關嗎?馬尚榮藥師表示,出現手麻、腳麻、有針刺感,同時身體又有無力感等變化,大多數人可能會與血液循環不良作聯想,然而這些肢體末端的神經症狀,都可能是與缺乏維生素B群家族中的B12有關。維生素B12是人體神經傳導所需物質,影響神經傳導的速度。當維生素B12不足時,也可能會產生「脫髓鞘」,因此出現觸覺反應變慢、手指有發麻、刺痛感等症狀。

維生素B12也與產生保護神經系統的髓鞘和神經系統的支持有關。若再加上神經傳導有問題,甚至會影響認知功能,出現記憶力減退等失智現象。

維生素B12也與產生保護神經系統的髓鞘和神經系統的支持有關。若再加上神經傳導有問題,甚至會影響認知功能,出現記憶力減退等失智現象。

另外,維生素B12也與血球形成有關,維生素B12不足,可能引起大血球變異,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惡性貧血,會連帶的引響血液攜氧量和廢物代謝率。此外,維生素B12也與產生保護神經系統的髓鞘和神經系統的支持有關。若再加上神經傳導有問題,甚至會影響認知功能,出現記憶力減退等失智現象。

正確補充維生素B12,分辨兩大來源

如何正確補充維生素B12呢?馬尚榮藥師表示,成人每天大約需要2.4微克(mcg)的量才能夠維持身體平衡,所以固定攝取維生素B12的食品很重要,由於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維生素B12,許多素食者會希望透過海藻、糙米等植物性來源補充維生素B12,但是「動物來源B12」與「植物來源B12」兩者所擁有的維生素B12「種類」與「生物利用率」都大大不同。

【維生素B12兩大來源】

1.動物來源維生素B12

是「具有活性」的維生素B12,可以被生物有效吸收利用。

2.植物來源維生素B12

是「不具活性」的維生素B12(Pseudovitamin B12),可以把它想像成很像維生素B12的相似營養素,但是卻不具有真正維生素B12的效果。

維生素B12含量較高的食物包括肝臟、海鮮,如果連蛋、奶都不吃,較容易發生攝取不足。

維生素B12含量較高的食物包括肝臟、海鮮,如果連蛋、奶都不吃,較容易發生攝取不足。

銀髮族、動過胃部手術等4大族群,容易缺乏維生素B12

許多純素食者可能會面臨缺乏維生素B12的窘境,所以會建議茹素者需要額外多補充B12較佳。另外,較容易出現維生素B12吸收不佳的族群,包括飲食不均衡、曾經做過胃部手術、自體免疫疾病、高齡銀髮族群等4大族群。

維生素B12含量較高的食物包括肝臟、海鮮,如果連蛋、奶都不吃,較容易發生攝取不足。還有一類族群是動過胃部手術的人,因為胃中的內生因子會影響維生素B12吸收,容易發生攝取不足。而銀髮族群因年齡增長,也要注意維生素B12吸收不佳的風險。整體而言,維生素B12缺乏易與飲食攝取不足、特定原因造成吸收能力差,或年紀增長導致吸收下降有關。

馬尚榮藥師提醒,避免手腳麻、無力、刺痛感,除了適當補充維生素B12食物或保健品之外,以下日常生活也有3點要注意:

1.不良姿勢,可能導致手麻腳麻:

不良姿勢可能會壓迫神經,容易導致手麻腳麻,手麻腳麻發生的位置不同,原因也大不同。最常見的麻痺原因,是神經或血管問題引起的,短期的麻痺多是來自於姿勢壓迫、扭曲,造成週邊神經受到壓迫、缺氧而發生麻痺,例如「腕隧道症候群(滑鼠手)」;長期麻痺原因則可能因為骨刺增生、椎間盤突出引發;至於特殊患者如糖尿病人,則是因為週邊神經遭破壞,也常會出現手腳麻痛症狀。

避免手腳麻、無力、刺痛感,除了適當補充維生素B12食物或保健品之外,日常生活也有3點要注意。

避免手腳麻、無力、刺痛感,除了適當補充維生素B12食物或保健品之外,日常生活也有3點要注意。

2.肌肉、關節受傷,可能造成麻痺:

常見血液循環不好、血管被外力壓迫等,都可能造成麻痺症狀,例如睡午覺時,長時間壓迫手臂,會造成手麻;但也不可排除某些麻痺元凶是來自內臟,如脊髓裡長腫瘤、骨盆腔發炎而引起腳麻。

3.過冷、瞬間用力,小心腳抽筋:

腳抽筋的原因也相當多樣,包括肌肉因受涼而收縮;長距離跑步等運動造成過勞;電解質不平衡或鈣、鎂、鉀、磷等物質缺乏;突然踢腿、睡眠中伸懶腰等動作瞬間用力;壓迫過久造成血管阻塞等5大原因,都容易導致腳抽筋的發生。

文章連結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138/87041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