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70多歲的張姓婦人在公園運動走下台階時,不小心滑了一跤,不僅手腕疼痛無比,起身臀部中央又一陣劇痛。送急診室檢查後,不僅手腕,連薦椎都有骨折。醫院協助手腕先打上石膏固定,但是薦椎骨折無法包石膏,只能住院做疼痛治療。
治療以外也要搭配骨質生成
大林慈濟醫院骨科黃俊錫醫師指出,薦椎位於脊椎的末端,坐著的時候很容易受到壓迫,若是薦椎骨折幾乎只能平躺、或是維持稍微半坐臥的姿勢,非常不舒服。
婦人住院期間,除了止痛之外,也使用藥物治療骨質疏鬆,主要是用來增加骨質生成,並降低骨質吸收。黃俊錫醫師說,該婦人出院回家經過一個多月的休養開始可以稍微下床,大約三個月後,活動狀況便恢復得比較自如。
黃俊錫醫師說明,此個案因為跌倒造成兩處骨折,因此懷疑有骨質疏鬆的狀況,經過骨質密度檢查顯示T值很低,僅-3.2,一般T值低於-2.5即為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若合併有骨折,則屬於「嚴重性骨質疏鬆症」。
髖關節骨折年平均死亡率高達22%
骨質疏鬆症是目前全球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流行疾病,骨質疏鬆患者大多沒有自覺,直到不小心跌倒、碰撞發生骨折時,才意識到骨質疏鬆症的嚴重性。
常見骨折的位置有脊椎、髖關節、手腕等處,對生活功能影響很大。除了生活品質大受影響、醫療照護支出大幅上升,死亡率也跟著上升。根據統計,髖關節骨折患者一年內的平均死亡率高達22%,是相當具威脅性的狀況。
目前有藥物可以促進造骨細胞形成新的骨質,如人工合成的副甲狀腺素,也有抑制蝕骨細胞吸收舊骨質的藥物;另外也有新型的雙重機轉藥物,能夠促進造骨細胞生成新骨質、並抑制蝕骨細胞吸收舊骨質,有助降低骨質疏鬆患者骨折的風險。接受骨質疏鬆治療時,也會提醒患者必須攝取足量的鈣質與維生素D,讓身體有足夠的原料形成新骨質。
黃俊錫醫師建議,平時要維持規律運動,負重運動對骨質有幫助,生活習慣也建議要戒菸、戒酒。此外,上了年紀要留意駝背、身高變矮、經常背痛等警訊,並及早就醫檢測骨質密度,才能及時接受治療,避免骨質流失可能造成的健康風險。
(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