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颱風假 國慶晚會 張友驊

鯨之嶋奪第三屆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場館共製計劃

民生@報/ 2021.10.06 09:44

【文/陳小凌】第三屆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場館共同製作計畫甄選得主出爐,由拾念劇集、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與劇作家施如芳三方所共同製作的新作《鯨之嶋》(嶋讀音同島)獲得,作品將於2023年於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三場館巡迴演出,期待作品再創新高度。

 

《鯨之嶋》奪第三屆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場館共製計劃。陳小凌攝影。

 

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表示:「第三屆國表藝三館共製計畫共收到22件計畫案,從中看見臺灣創作者豐沛的創作能量,也有因應後疫情時代的創作,作品非常多元。決選時評審團們入選5件計畫,在三級警戒時期以視訊會議方式面試,再反覆討論多次之後皆認為三館共製是要尋找可創造當代經典的作品,最後確定獲選為《鯨之嶋》。而主創者李易修曾於2018年TIFA演出超神話系列作品《蓬萊》,以獨創的語言與身體表演語彙,定位我們是誰、我們在哪裡。相信再次從臺灣土地文化出發,能帶來更精彩的能量,找到臺灣與世界對話的新角度。」

 

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表示:「拾念劇集《鯨之嶋》是歌劇院在去年疫情期間特別方案「藝術孵育計畫」支持研發的作品之一,今年《鯨之嶋》成為國表藝三館共製,這從創作孵育能順接中後期劇場製作,讓創作者的想像與實踐能依時程發展、茁壯強大,真是令人欣喜,期待看到這部屬於臺灣的『山海經』。」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總監簡文彬則表示:「國表藝三館共製計畫結合三館的力量,讓獲選藝術家和團隊,有充沛資源能專心創作和發展,從第一屆黃翊工作室+《長路》、第二屆阮劇團《十殿》,都是全新的原創作品,讓臺灣藝術家有機會展現創作能量,製作規模與格局更宏大的精彩節目。第三屆獲選的拾念劇集《鯨之嶋》,以土地和自然現象借喻,結合偶戲、現代戲劇和南北管音樂,打造臺灣島的身世寓言,這齣作品會讓我們看到甚麼樣的臺灣面貌,令人期待。」

 

拾念劇集、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與劇作家施如芳共同製作的《鯨之嶋》簽署。陳小凌攝影。

 

拾念劇集藝術總監暨導演李易修針對創作起源表示:「我們發現,全世界北迴歸線所經之處,大多為沙漠或乾旱之地,只有臺灣島因為黑潮經過而保持長年相對溫暖潮溼。這樣的地理特色引動著我們對臺灣島身世寓言的角色想像:「北迴歸線」就像是旱災女神旱魃回歸神州所經之路,行經「臺灣島」(鯤身)之前撞見「黑潮」,暖流黑潮就像風流的浪子,為鯤身帶來溫暖,年復一年的來來去去,挑動鯤身的心。而此次的製作我們仍會持續探索傳統南北管音樂在劇場的的各種可能表現主題、開發全新美學形式。」

 

《鯨之嶋》以臺灣山川地理歷史為基底,創造迷人的超現實神話角色,透過遭受天災人禍侵襲的土地神話,恰巧反映臺灣面對天災以及疫情肆虐的人們,以更高的視野共同反思環境危機,此次揉合創新南北管音樂及當代偶戲的美學形式,提出「臺灣島身世寓言三部曲」,首部曲以《鯨之嶋》為名,「鯨」引自臺灣島嶼形狀,「嶋」為島的異體字,其有著山、海、鳥、魚的意象,並將臺灣地理景象,如北迴歸線、黑潮、海底火山、土石流、神木和海中浮流生物等轉化為故事角色的特徵、性格與際遇,而角色們所遭遇的紛擾、困頓和疑問,更暗喻現代社會的真實情況。

 

第二屆三館共製得主阮劇團團長汪兆謙祝福共製團隊。陳小凌攝影。

 

共製團隊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藝術總監鄭嘉音表示:「在《蓬萊》的創作裏,對神話角色的想像以當代戲偶具體化呈現,得到觀眾熱烈的迴響,而以南北管為基底的樂音中,也讓我發現戲曲搭配戲偶風格化的表演相當地契合!近年來無獨有偶的創作,剛好也多以《山海經》、《妖怪臺灣誌》及《想像的動物》裡,帶有奇幻風格的角色為靈感,此次的《鯨之嶋》則希望更加強化當代偶戲的應用,以人與偶之間獨特的操控美學而產生的詩性與魔幻為作品特色,在文本之外增加非敘事語言的感動和隱喻。」

 

《鯨之嶋》的題材由編劇施如芳發想構思,她表示李易修導演創造的神話場,高度風格化的美學和哲學感知,讓她看了莫名悸動。《鯨之嶋》是她第一次跨越有限的人身,將地理自然條件角色化,劇本方向與角色設定經過多次翻轉,劇中的「鯨」具多重隱喻,有三個角色象徵臺灣的身、心、靈,掙扎於關鍵時刻,是否面向海洋而成其大,鯤身的本我是鯨(哺乳類),顯現的外表雖小,內在力量卻來自幾千萬年板塊擠壓熔融,力道之大,終將衝出海面、衝向天際,化身為大鵬,『以此自然能量的流變為內蘊張力,鋪陳成一個自我認同整合的寓言故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