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00929 告五人演唱會 妙天

感性機器 後疫情時代的感知體驗

民生@報/ 2021.09.17 17:08

【文/陳小凌】疫情下失去自我及外界的連結,因各種不確定性而產生感知斷裂,甚至在危機來臨前感到焦慮。「感性」與「機器」看似對立的狀態在展覽中共存,並在不同的機制和編碼當中彼此確立,呈現我們與環境間,不斷變動的緊張與鬆弛狀態。臺北市立美術館第三屆策展徵件計畫「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18日至12月19日展出,以沈浸式裝置、詩性語言與行為藝術,嘗試在後疫情時代之下打造一個自我沉澱或釋放情感的場域。

 

雷貝嘉.霍恩《行為 2》行為紀錄影像選段《鉛筆面具》。圖像由藝術家提供。

 

策展團隊李雨潔、林瑀希共同策劃,從「感性的藝術史」出發,將展覽想像成一種療癒機器的總體,集邀7組國內外藝術家,包含雷貝嘉.霍恩(Rebecca Horn)、陳慧嶠、陳呈毓、綠橘(Cam Xanh,本名陳清河)、約翰.亞康法(John Akomfrah)、奧拉弗.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 和朱浩培+李長明等,表達不同層次的「感性」,一是透過各種引導情感反應的多媒體裝置,打造一條可以觸動感官知覺的路徑,面對自身的脆弱,如何進行修復與療癒。二是藝術家採取較為冷靜、有距離的方式來銘刻創傷、痛苦、辛勞、失落、與自然間的關係,生產一種情感的藝術歷史(affective art history),藉由這些觸覺、聲音,以及觀看真實的方式,創造一些可被閱讀,並與觀眾心理產生共鳴的情感註記。

 

進入展間,德國藝術家雷貝嘉·霍恩《行為2》集結早期行為影像,探討人的身體感受、痛苦及慾望,將內部感性轉化為外部行動,其中一部經典作品《雞羽毛面具》在英國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收藏之列;另一件晚期機動裝置《陽光之嘆》,循環拉奏著貌似代表嘆息及孤寂的兩個詩意的音符。臺灣藝術家陳慧嶠《床外的藍天》,融合了多重敘事,由床、針和線製成絢麗的繪畫界面,勾勒出強烈的感受註記,囊括夢境、療傷、死亡種種議題。在一堵牆之後,臺灣藝術家陳呈毓的多媒體裝置《舒緩震盪》播放著瘟疫之年的各種報導,透過儀式性物件帶來冥想的舒暢感,體驗感性的各種路徑。

 

陳呈毓《舒緩震盪》(影像截圖)雙頻道錄像。表演者:圖像由藝術家提供。

 

走至隔壁展間,我們置身一白盒子空間,被越南藝術家綠橘極簡主義的文字詩所包圍,這組作品探討工程編碼和生物基因,當中的蠶繭也象徵自我防禦或療癒機制。聲樂環繞著迦納裔英國藝術家約翰·亞康法的三屏影像裝置《機場》,交織出不同引發觀眾身體感知共鳴的表演片段,挑戰後資本主義時代的主體性,喚醒揮之不去的創傷記憶。冰島裔丹麥藝術家奧拉弗·埃利亞松,多以沉浸體驗式作品激發感官,作品《指北針家族》藉由顫動的機械雕塑象徵人類活動以及自然之間互相牽制的關係, 連結美術館內外空間中呈現的,在不同語境下感受到的「真實」。

 

展間最末,新加坡藝術家團體朱浩培和李長明的攝影裝置《菩提與榕之下》,記錄了新加坡三巴旺海灘上,非法暫存在樹下的民間神龕,反映了廣闊的社會文化、宗教、民族結構以及地緣政治,同時寄託人類對美好生活的期許。

 

「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展題,將分為三種觀看路徑:一是在情緒生成之前,身體與環境之間透過各種媒介的溝通; 二是後資本主義社會的焦慮,化為詩性或者劇場式的語言; 三是資本時間之外的常民文化,比如夢境,占卜,宗教。這些路徑希冀可以釋放心靈上的感性,與環境共振。9月25日下午14:00將舉辦「展覽線上座談會」,以環繞著感性理論、機器輔助的感官體驗,以及與後殖民史觀創作中的感性等兩個層面來討論。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