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陳婉真說故事》校正回歸台灣史 台灣人的815終戰記憶

優傳媒/ 2021.08.18 01:06

1945年8月15日終戰日對台灣人而言是天翻地覆的大轉變,在台灣近代史上它卻始終是「缺席者」,歷史沒有記錄,國家更不重視。以往學校教的是「對日抗戰」,導致很多人以為1945年總督府(今總統府)是被日本人炸毁的。今年的終戰日唯一舉辦活動的只有這一場,在高雄市克朗德美術館展出一個月。

(本文照片均由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提供)

 

作者/陳婉真

 

歷史的巧合有時也太不可思議,美國總統拜登宣布自阿富汗撤軍的話言猶在耳,8月15日阿富汗神學士(又稱塔利班Taliban)軍隊包圍首都喀布爾,開始與政府準備「和平政權轉移」,總統甘尼(Ashraf Ghani)逃亡國外。阿富汗政情如光速般急轉直下,令國際觀察家大感意外。

 

這一幕幕的報導,很難不讓人聯想到1949年國民黨失去中國政權的歷史場景。

 

對台灣人而言,所謂的歷史巧合是76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天皇首次以廣播方式向日本臣民宣讀〈終戰詔書〉,也就是俗稱的「玉音放送」,因為廣播的音質不好,加上天皇使用的是古典的「漢文訓讀體」,奉命跪著聆聽玉音放送的民眾,不要說殖民地的台灣,連日本人也聽得一知半解,要經過地方意見領袖的解釋才知道日本投降了。

 

日本投降對台灣人而言,可說是天翻地覆的大改變,這一天之前的50年間,台灣人的學校教的是平假名片假名,政府使用的年號是明治、大正或昭和,國旗是白底紅太陽的日章旗,最高統治者是日本天皇;這一天之後,台灣人開始準備迎接「祖國」,開始學習ㄅㄆㄇ,最高統治者是蔣委員長,10月25日被訂為台灣光復節。

 

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為紀念終戰76周年,舉辦「缺席的戰爭記憶 台灣戰爭世代故事展」,展出由黃彥傑提供的《阿公的戰俘營筆記》。只有小學畢業的阿公遠赴新幾內亞當軍伕,戰敗後成為俘虜,他在戰俘營裡學會英文及中文,筆記本中特別記錄一頁中華民國國歌。還沒回台灣就先學習新來的統治者國歌,可以想見當時的台灣人多麼期盼成為中國人。

 

再更細細探討,這一天的分野真是數也數不清,所有台灣人只要名字太過日本味十足的,一律要改回中式姓名。譬如前田徑國手紀政本名叫紀文子,就被迫改名,父親說既然要改,那就叫紀改,卻因戶籍員手誤,名字就變成紀政了。

 

很多日本人無法接受戰敗的事實,天皇身邊就有人企圖發動政變失敗,不少人選擇切腹或舉槍自盡,今圓山飯店旁邊的圓山聯誼會游泳池,正是戰前第二代台灣神宮的拜殿前廣場,也有不少人選擇在那裡切腹,導致早期有些靈異傳說。

 

台灣人則多半很興奮的準備迎王師,誰也沒想到接下來會經歷比戰爭更恐怖難過的二二八、許多人被捲入國共內戰、歷經38年的長期戒嚴…。

 

今年4月間我們去訪問林阿貞(下圖穿綠色背心者),他因兄長戰死海外而以大半生的時間搜集二戰史料,並多次組團赴日追討補償金。事隔七十多年,每談到哥哥林財為了贖回被賣為養女的妹妹而擔任軍屬的經過,依舊泣不成聲。其實遺族們的心願只是希望:補償被日本及中華民國「雙方政府」忽視的,台籍前日本兵的人權與尊嚴。這麼卑微的希望卻至今無法達成,他終於決定把畢生搜集珍藏的文物20箱,捐給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上圖為前後任兩位理事長開箱檢視文物。

 

有一則傳聞說,台灣總督府方面的主戰派曾經想密謀結合台灣士紳,趁機宣告台灣獨立。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則在1947年指控,日本戰敗後有多位士紳進入總督府,向台灣總督安藤利吉請求協助台灣獨立,卻遭到安藤利吉拒絕。警總於1946年3月拘捕了林熊徵、許丙等人,並由台灣戰犯軍事法庭於1947年7月29日判決,許丙、林熊祥各判處1年10個月有期徒刑,簡朗山、徐坤泉各判處1年有期徒刑,辜振甫則被判處2年6個月有期徒刑。

 

由於本案沒有具體時間、地點、人證、物證等,辜振甫也認為這樣的審訊及判決很難讓人接受;許丙兒子許伯埏則說,他們被捕真正的原因是林熊祥向陳儀追討數十萬元借款,陳儀為了報復,羅織了這個案件。

 

由於盟軍對於戰爭結束的處理早有準備,天皇玉音放送兩天後的8月17日,即由美國總統杜魯門核准一項名為〈一般命令第一號〉(General Order No. 1)的文書,授權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元帥在1945年9月2日的受降儀式上發布予日方代表,再由日本帝國大本營對所有日軍發布,內容為解除日本武裝的指示,以及軍事佔領日本帝國全領域的規範。

 

根據這項命令,在中國(滿洲除外)、台灣及北緯16度以北之法屬印度支那(即越南)境內的日軍高階司令官及所有陸、海、空軍及輔助部隊,應向蔣介石大元帥投降。

 

同一命令也規定:日本帝國大本營在日本主要島嶼、附近各小島、北緯38度以南之朝鮮半島及菲律賓之日軍高階司令官及所有陸、海、空軍及輔助部隊,應向美國太平洋陸軍總司令投降。

 

台籍老兵盧再添,1944年17歲時被徵召擔任海軍整備兵,歷經高雄海兵團、第二台南航空隊、台灣海軍航空隊、北台海軍航空隊等部隊移調,均在台灣島內。終戰前夕因右手骨折入高雄海軍病院旗山分院治療,戰後治癒出院,三年後順利成家立業,因而保存這份兵籍履歷表。表上記載昭和20年(1945)終戰後,仍於9月1日進行一連串的調派,並晉級一階,由海軍上等整備兵,升為海軍整備兵長。正是所謂「波茨坦晉級」(ポツダム進級)。

 

從此美國軍事占領日本時間長達7年,直到1952年舊金山和約簽署後才撤離。但日本各地還有多處美軍基地,最著名的是沖繩的嘉手納空軍基地(かでなくうぐんきち),直到現在仍為美軍在遠東地區最大的空軍基地。

 

比較特別的是,原本應該讓蔣介石軍事占領的越南,卻由胡志明發表〈越南獨立宣言〉,堅拒蔣介石進入,雖然因此而歷經多年戰爭與南北越對立,越南終於在1975年完成統一,過程中不但美國在越戰損失慘重,中國要派兵教訓越南,也被越南反教訓一番。從越南和台灣戰後意見領袖的心態之不同,我們很清楚看到兩者的歷史走向也截然不同。

 

而這〈一般命令第一號〉執行後,美軍雖然軍事占領日本7年,並幫日本制訂憲法,以及諸多防範日本軍國主義再起的措施,直到今天日本仍然只能有自衛隊而不能有軍隊。然而,7年後美軍撤回,日本仍舊是一個獨立的國家,甚至連原本被美軍宣布永久占領的琉球,也於1972年美國放棄琉球行政權並移交日本,而成為日本國沖繩縣。

 

唯獨台灣,如果依據〈一般命令第一號〉,蔣介石只算是替代盟軍(美軍)占領台灣而已,就國際法慣例,戰爭的始末是從宣戰到和平條約生效為止,所有經過協議後的權利義務,須在和平條約生效以後才能產生法律關係。

 

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理事長朱家煌醫師,展示日本戰時的文宣品,海報右方留仁円鬍的人是蔣介石。

 

但是,1951年日本和同盟國簽訂〈舊金山和約〉,1952年又與中華民國政府簽訂〈中日和約〉,這些和約中,日本都只有表示「放棄」對台灣、澎湖等島嶼的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並未表明台灣主權歸屬於何方,這就是「台灣地位未定論」主張的由來。

 

最奇怪的是目前的執政黨民進黨,無論是以往的「台獨黨綱」,或是歷次選舉時,只要選情告急,高喊台灣優先甚至台灣獨立(以前陳水扁最常用這招)總是能吸引不少選票;但民進黨執政的態勢越安穏,就開始公開主張拿掉台獨黨綱,連東京奧運正名運動也橫加阻攔,反倒是日本人在替台灣正名。

 

今年的815,在台灣近代史上這麼翻天覆地的重大日子,更是不見官方舉辦任何紀念活動,唯獨有一個遠在高雄的「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每年的這一天必定會舉辦活動,協會今年的活動名稱是「缺席的戰爭記憶-台灣戰爭世代故事展」,自8/15起至9/15,在高雄市克朗德美術館展出一個月。

 

協會說,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6周年。台灣社會仍有多數抱持著官方移植的觀點,著重於「抗戰」、「勝利」、「光復」等善惡分明的立場。然而這並非駐足於台灣人角度的歷史記憶,事實上,台灣作為日本帝國的一部分,戰時被徵召出征、遭受盟軍轟炸;戰後又捲入國民黨、共產黨的內戰;甚至參與了韓戰。荒謬複雜的國族歷史,造就台灣人與眾不同的戰爭經驗。台灣在長期的戒嚴統治下,失去對於自我的記憶與認同,台灣人的犧牲與苦難更是長期被忽略,甚至遺忘。

 

因此今年的終戰紀念活動,協會希望透過對於戰爭世代故事的徵集,拼湊台灣人的戰爭記憶,不論痛苦悲哀,或是溫情感人,都能使我們與那個時代的生命經驗有所交流,進而對這段歷史的了解更加完善。

 

展覽中展示日本天皇夫婦向全國戰歿者之靈致祭追悼儀式照片,二戰期間戰死的台灣人也被供奉在靖國神社被參拜,反倒是故鄉台灣已經沒有人記得76年前的死難台灣兵了。

 

這項活動不但吸引了一些年輕世代去翻箱倒櫃,把阿公留下來的寶貝紀念物或是筆記本等仔細審視,寫出一些感人的作品,甚至一位因思念為了幫助家計出征死在南洋的哥哥,窮一生的時間收集無數和二戰相關文物的林阿貞先生,這一次特別把他的畢生收藏捐給協會,讓協會人員深受感動。

 

政客不可信,讓我們經由這樣以全民的努力來校正回歸台灣史,終有一天我們能正確定位815終戰紀念日的歷史意義。

 

作者簡介

陳婉真曾擔任《中國時報》記者、美國《美麗島週刊》創辦人、立法委員、國大代表、台灣產業文化觀光推展協會理事長、綠色台灣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等職務。

她生於彰化縣,從小立志當新聞工作者,台灣師範大學畢業便後順利考進中國時報,仗義執言和使命必達、務實求真的精神,讓她在新聞界以犀利觀點聞名。

她在戒嚴時期挑戰禁忌,即投入政治改革,因此成為黑牢裡的政治犯,但是無畏無懼的堅持理想,不論藍綠執政,從不向威權低頭。

現在是自由撰稿人,想記錄主流媒體忽略的真實台灣故事,挖掘更多因為政權更迭而被埋沒的歷史。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