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弗札克誕生180週年紀念 樂興之時彰化專場音樂會
【文/陳小凌】彩繪作曲家系列是樂興之時管絃樂團精心製作的多媒體音樂劇場。由樂興之時藝術總監江靖波指揮親自取景於作曲家生平相關地、景、文物,結合旁白及字幕敘事,整合了視覺、聽覺、文字理解,讓觀眾藉由音樂會得以更全面性地認識作曲家。
德弗札克手稿。樂興之時管絃樂團提供。
多年以來,已透過指揮家的鏡頭,呈現馬勒、布拉姆斯、德弗札、孟德爾頌、克克拉拉‧舒曼等音樂家的生命故事。2021年適逢德弗札克的180週年誕生紀念,特將16年前首次推出之口碑之作經典重現,以「親愛的火車頭先生,生日快樂!」為音樂會標題,重新編排演出曲目由精緻的室內樂呈現,並重製多媒體內容、展現視覺升級質感。此外更結合藝術總監親自撰寫、發聲的旁白敘事,讓參與者身歷其境地認識這位偉大的捷克民族音樂家其人、其境、其愛、其心。
音樂會原定今年八月起,於台北、桃園、彰化三地進行巡演計畫,國內疫情突來的嚴峻情勢,樂興之時在艱困時期仍未放棄、持續籌備規劃音樂會,在全民共同努力下國內疫情逐漸趨緩、明朗,今年8月14日晚間「親愛的火車頭先生,生日快樂!」將要於彰化縣員林演藝廳小劇場上演,與台灣中部的樂友們相聚音樂現場!
德弗札克在愛樂者之間長期被塑造出單純堅毅、善良樸實,畢生素行良好,嚴守道德規範的模範形象。在音樂會中,則要帶領觀眾從德弗札克的童年、學習音樂與工作歷程,乃至於私人情感生活等不同面向,重新從更人性的角度去理解這位作曲家,並進一步體會其作品之中綻放出更強大的張力、更深邃劇烈的情感層次。
音樂會邀請樂壇知名女高音羅明芳演唱德弗札克早期聲樂作品〈遺棄〉Opuščená,可窺見作曲家在年少時就已有的深刻心境表現;選自歌劇《盧薩卡》的〈致月亮之歌〉Song to the Moon極富情緒張力表現,如月光流瀉般的優美旋律廣為流傳,對所愛之人傾訴思念的歌詞更扣人心弦。室內樂組合則由「樂興圓桌武士」擔綱,新世代的樂團成員以獨奏、弦樂四重奏、鋼琴三重奏等多種形式呈現,從快速奔放與慢速哀愁交錯的鋼琴三重奏〈悲歌〉Dumky、作曲家旅美期間寫下的膾炙人口弦樂作品《美國》American第三及四樂章,到思懷遠在他方的愛人而創作的〈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等等,以豐富多變的音樂風格結合多媒體劇場,帶領觀眾走過作曲家不同生命階段,絕對是獨樹一格的聆賞體驗!
彩繪作曲家系列音樂會過去多在北部演出,此次首度於彰化縣員林演藝廳小劇場登場,期待能夠在富含人文氣息的中部地區,與當地音樂學子、愛樂民眾分享這部匠心獨具的製作。以作曲家180年誕辰紀念為主軸的演出更巧遇員林演藝廳20週年館慶,是國內藝文界的美事。
表演藝術在疫情影響之下受創甚鉅,樂興之時深感不能讓藝文推廣的腳步就此停下,在政府防疫規範的措施下積極前進,配合人流管控,間隔座及拉大舞台與觀眾席之距離,期待樂友、民眾一起在音樂會現場見面,再次感受美好音樂帶來鼓舞人心的能量!